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禾山萧秀才卧云庵》
《题禾山萧秀才卧云庵》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江南山尽头,气状颇英淑。

禾山倚天开,苍翠满林麓。

扶舆磅礴起,横断湘江曲。

中有隐君子,结屋在深谷。

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

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

景色嘉有馀,幽人梦初熟。

起看柱础润,山前雨应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南禾山的壮丽景色与隐士的生活状态。首句“江南山尽头,气状颇英淑”以豪迈之笔勾勒出江南山脉的雄伟与秀美。接着“禾山倚天开,苍翠满林麓”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浓重与生机勃勃。

“扶舆磅礴起,横断湘江曲”两句,通过“扶舆”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和对湘江的横截,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接下来,“中有隐君子,结屋在深谷”点明了山中有一隐士,居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

“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描绘了隐士与云相伴,静卧于山谷中的宁静生活,体现了其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山色与竹影交织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景色嘉有馀,幽人梦初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隐士的梦境与现实生活的和谐统一。“起看柱础润,山前雨应足”则以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观察柱础的湿润,预示着山前即将迎来雨水,既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也寓意着生活的丰盈与滋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立春日偶书

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

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

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

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

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

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

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

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

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

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

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

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

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

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

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0)

罗敷桥下见双白鹭

飞来双白鹭,双鸣复双止。

凝思寥廓天,弄影清泠水。

予心慕贞洁,尘网谁相拟。

为尔立斯须,况在罗敷里。

(0)

正旦公燕有怀二弟

一县衣冠共祝天,礼成为庆秩初筵。

身惭重客居人右,心忆慈亲堕尔前。

春酒百壶空潋滟,清歌双舞漫婵娟。

遥怜二仲高堂上,綵服承颜似昔年。

(0)

次韵长通见寄二绝句·其一

两屐常时过曲亭,小窗风雨夜谈经。

缁尘眯目愁漂泊,梦里云山只暂青。

(0)

题吕进成屋舟

宦游南北总浮家,篷屋依然对白沙。

不系汎如游物表,无倪便若在天涯。

谁人解蹋凌风舸,何处重寻贯月槎。

未必终朝横野渡,巨川一济政非赊。

(0)

题王子贤云樵山房·其一

官閒日日逐樵苏,心寄浮云乐有馀。

谷口归来身未倦,下帘细读买臣书。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