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cǎosòngbié
táng / bái

yuánshàngcǎosuìróng

huǒshāojìn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

yuǎnfāngqīndào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

yòusòngwángsūnmǎnbiéqíng

注释
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原:草地,原野。
一岁:一年的时间。
枯荣:枯萎与生长,指草的生命周期。
野火:野生的火。
不尽:烧不完,消除不尽。
春风吹又生:春风带来新的生命力,草木重新生长。
远芳:远处的花草香气。
侵:侵染,弥漫。
古道:古老的道路。
晴翠:晴天时的翠绿色。
接:连接。
荒城:荒废的城池。
王孙:古代对贵族或朋友的尊称。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引申为离愁别绪深厚。
注释2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翻译
草原上的草茂盛又凋零,每年都有一次枯萎和繁荣。
野火再怎么烧也烧不完,春风一吹又会生机盎然。
远处的花香侵染着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日子里,翠绿连绵至荒凉的城池。
又一次送别朋友王孙,草木茂密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此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那“离离原上草”,就像是绿色的胜利旗帜。“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结尾意味深长。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别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departing友人深厚的情感。开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勾勒出大自然轮回不息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象征着人事无常和时光易逝。

紧接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展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更新,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草木的坚韧性,更寓意着友情的持久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远芳”指的是远处的花香,“侵古道”则是花香浸透在古老的小路上,这描写了草木生长的旺盛与自然之美。同时,“晴翠接荒城”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刻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最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王孙”指的是尊贵之人或友人的美称,“萋萋满别情”则是对离别之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里的“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也隐喻着内心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即将离去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南浦月下

孤舟横野渚,明月照当空。

十年江海意,疑在小亭东。

(0)

怀宋化卿居士

湖上诸峰秀,君常次第行。

细评僧社句,准课自修程。

对月唯忘酒,逢渔劝放生。

空斋清夜坐,隔水寺钟鸣。

(0)

赠朱白民

山静犹空劫,惟将木石亲。

肯居于此处,岂是等閒人。

写竹卖供米,删松破作薪。

只因寻异药,衣染别峰尘。

(0)

抱病屏迹人事颇废乡人有以简礼见责者聊以解嘲

衰迟犹苦病侵凌,筋力徇人愧不能。

万事逢迎浑似梦,十年栖息只如僧。

闲来烟篆留松月,定起蒲团映佛灯。

尘世马牛从尔唤,太虚谁识本无称。

(0)

楞严废寺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0)

题画·其三

挪蓝春水暖初流,擘絮晴云湿未收。

相约杖藜同步出,有诗多在小桥头。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