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冠裳四十馀,同官早岁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住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勉强冠裳四十馀,同官早岁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住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郭尉愿惇夫出示琳上人的书信为引,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勉强冠裳四十馀”,描绘了诗人已届中年,但仍需勉强维持官场生活的状态。次句“同官早岁亦山居”暗示友人早年也曾选择隐居生活,与诗人形成对比。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写友人来访,时间已是清晨,且带来几封僧人书信,透露出友人与僧人间的交往以及可能的禅意。
“家住一廛何计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居住简陋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官供五斗未应无”则暗示了诗人虽然官微禄薄,但生活尚能维持。
最后两句“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诗人期待秋天友人来访,那时自己将以朴素的饮食招待,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重情谊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秋水满陂泽,高榆荫村墟。
闭户动经旬,未能忘索居。
足音何跫然,忽枉故人书。
款曲念暌违,况有庭实俱。
法酝出上尊,海鱼离糟邱。
香味良薆然,夐与常调殊。
怀惠欲报之,顾无琼与琚。
惟于引觞际,颇觉愁思祛。
分甘饷吾儿,俾知君意劬。
努力苟能佩,免为人所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