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
《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

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

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

谷神玄牝要深知,钓竿须拂珊瑚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间真理追求者的赞美。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霜净的天空象征着清净和高远,而一缕游丝则是指那些难以割舍的情丝。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自由飞翔的向往。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间真理追求者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于这种境界的渴望。红尘代表着世俗纷争,而真道人则是那些能够超越这些纷争,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这两句描写了一个老者在自然中沉醉于某种修炼或思考的状态。秃翁可能是指道士的形象,而取数则可能是指一种冥想或者打坐的修行方式。

“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愿景,即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为像牧童一样与自然相伴的人,而不是追求那些世俗的荣耀和物质财富(铭鼎钟)。

“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朋友间偶尔相聚时那份难得的默契与理解。閒朋冷友可能是指那些不常相见但心灵相通的知己,而方寸则象征着内心的深处。

“谷神玄牝要深知,钓竿须拂珊瑚树。”最后两句则是在强调对于自然之神(谷神)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某种修炼或者生活态度的坚持。钓竿可能是指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而珊瑚树则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真理的向往,以及对于那些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内在修养以及与朋友间精神上的默契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伍公祠

吴山东畔伍公祠,野史评多无定时。

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

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

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

(0)

和归田园居六首幽居鲜人事日涉舍后池上有作·其一

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

野鹤在鸡栖,能无云际想。

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

君看园中蔬,亦因膏雨长。

人生何不为,达者贵道广。

衡门且栖迟,世人正卤莽。

(0)

赠王思延都护

读书十年无一字,雷雨荒山走魑魅。

垂老不知行路难,翻向衡门纪灾异。

眼中五岳分秋毫,笔底风霜半憔悴。

朅来燕市三日游,击筑泣下常幽忧。

城云不动冻日白,对酒忽忆梁园秋。

信陵门下宾客尽,魏王池台烟树愁。

信阳王君鹰扬质,众中与我情常密。

肯将肝胆向时人,不惜皮毛见胶漆。

高悬大纛手自取,翠羽金膏漫相失。

长安大道霜日晴,赤骠蹀躞黄金缨。

每携斗酒慰寒谷,并问生涯怜杜蘅。

四郊逡巡马常备,百函矢口书还成。

慷慨相逢久相别,百年草草何愁绝。

壮士空存越石心,老妻但笑张仪舌。

归去天南忆旧游,茆堂昼掩青溪雪。

(0)

秋兴三首·其一

宇宙何寥泬,天高爽气多。

梦魂闻鼓角,风雨黯关河。

诗笔随秋老,浮生共墨磨。

百年惊瞥电,酾酒且高歌。

(0)

祝英台近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0)

秋夜宿破山寺绝句

空庭月白树阴多,崖石巉岩似钵罗。

莫取琉璃笼眼界,举头争忍见山河。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