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宜晚集,灯火夜堂沉。
吴客鼓《兰操》,临风写意深。
露桐应下叶,秋鹤欲投岑。
此调久沦寂,闻之开素襟。
凉风宜晚集,灯火夜堂沉。
吴客鼓《兰操》,临风写意深。
露桐应下叶,秋鹤欲投岑。
此调久沦寂,闻之开素襟。
这首清代赵三麒的《听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凉风宜晚集”,以秋夜的凉风暗示了夜晚的宁静,适宜聚会或独处。接下来,“灯火夜堂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灯火昏黄,堂内寂静。
“吴客鼓《兰操》”点出琴声的来源,吴地的客人弹奏着古曲《兰操》,这琴音在风中飘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意境。“临风写意深”则表达了乐曲中蕴含的深远情感,仿佛在风中书写着无尽的心事。
“露桐应下叶,秋鹤欲投岑”通过自然景象来衬托音乐的效果,露水打湿了梧桐叶片,秋鹤似乎也被琴声吸引,想要栖息于山岭之间。这两句寓情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此调久沦寂,闻之开素襟”揭示了听者的心境,这样的琴声久已沉寂,但此刻听到却能触动内心,洗涤心灵,使人感到舒畅。整首诗以听琴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凄绝、枇杷门户。几阵轻阴,落花辞树。
月暗西楼,夜鹃啼血竟何处?
玉眸迟暝,知未尽、牵衣语。
唱惯鲍家诗,忍更向、秋坟听取。细数。
自香瘢爇后,只共艳辰百五。
春心费尽,算换得、雨酸风楚。
当时若、休见云英,瘦不到、腰围如许。
待剪断垂杨,还怕愁生霜缕。
翠幄阴迟,画栏烟瘦,东风愁负莺燕。
芳径锄香,筠篮担露,入市韶光偏贱。
谁借藏娇屋,早分与、莓苔一半。
信知倦蝶痴蜂,暗笑弄花人懒。
何事尹邗避面,任休滞残寒,眉黛慵展。
巾紫凝妆,鞓红酣酒,羞问情深浅。
唯有婵娟月,尚飞近、移春庭院。
待上瑶台,又怕琼箫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