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高怀脱世尘,碧湾晴槛乐游频。
无心自合波中月,照影谁分鉴内人。
莎砌乱蛙争噪雨,杏梁双燕欲留春。
长年老厌趋豪末,来揖孤云作上宾。
有客高怀脱世尘,碧湾晴槛乐游频。
无心自合波中月,照影谁分鉴内人。
莎砌乱蛙争噪雨,杏梁双燕欲留春。
长年老厌趋豪末,来揖孤云作上宾。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漳南十咏》系列中的第四首,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隐逸场景。首句"有客高怀脱世尘",以一位高洁之士的形象跃然纸上,他远离世俗的纷扰,心境高远。次句"碧湾晴槛乐游频",写他在碧绿的水湾边,晴日下,常在亭台间游玩,享受着自然的乐趣。
第三句"无心自合波中月",诗人以月为喻,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仿佛他的心境如波中明月,自然流露。"照影谁分鉴内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静谧,连池中的倒影都似乎能感知这份宁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莎砌乱蛙争噪雨",通过蛙声嘈杂,反衬出环境的清幽,而"杏梁双燕欲留春"则以燕子的留连不舍,寓言春天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长年老厌趋豪末,来揖孤云作上宾",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他选择与孤独的白云为伴,过上了超脱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