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三止宿》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三止宿》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五言绝句

大路古茅塞,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0)
注释
大路:宽阔的道路。
茅塞:杂草丛生。
问津:询问道路。
何从:往哪里去。
鸡黍:鸡肉和黄米饭,古代待客的简朴食物。
相款留:热情挽留。
贤哉:真有贤德。
植杖翁:指年老的农夫,持杖而立。
翻译
古老的大路上满是荒草,我该向哪里寻找方向。
主人热情地用鸡肉和黄米饭招待,真是个品德高尚的老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所作,名为《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三)·止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名利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大路古茅塞”,这里描绘了一种时间久远、尘封的景象,"大路"代表了通往各处的主要道路,而"古茅塞"则是指古老的茅草覆盖的门槛,这两者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历史悠久、静谧宁静的感觉。

“问津欲何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寻觅。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对未来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向何方。"问津"通常指的是询问渡口,即是过河的渡口,这里则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

“鸡黍相款留”,这里描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美好。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鸡和黍(一种谷物)都能互相依偎、亲近。"款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朋友间的情谊,此处则用以形容鸡与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贤哉植杖翁”,这里赞美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不仅在田园中种植自己的杖(手杖),而且还被赋予了"贤"的品格,表明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在诗人眼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品质是值得赞美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未来迷茫与对老者品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八

须弥倒卓,海水逆流。同参相访,作尽冤雠。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南枝向暖北枝寒,何事春风作两般。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

(0)

偈四首·其一

五百生中受屈,祇缘不识个落字。

百千众中较量,祇缘不识个昧字。

都来两字淆讹,陷却多少平直。

(0)

偈颂二十三首·其七

西风凋木叶,蟋蟀啼坏墙。

明月照破屋,露冷黄金床。藏经一卷,儒书一章。

读不成句,书不成行,天空地阔谁商量。

(0)

偈颂二十九首·其十

虾蟆翻出阔,曲鳝草之长。

门前飞八百,屋后走千张。

(0)

五位·其五

兼中到,更阑六宅无音耗。

纵横泽国路优游,樵人举步应难造。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