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
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
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
夜深多少相思恨,望断云霄月又斜。
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
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
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
夜深多少相思恨,望断云霄月又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邓佥宪顺舟过访的情景的怀念与感慨。首联“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中,“膺舟”暗示了友人的来访,而“海涯”则可能象征着远方或难以触及之处,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期待与惊喜。“临风曾问野人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友人来访时的温馨与亲切。
颔联“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进一步展开画面,梅花与烟草构成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暗示了友人来访时的美好时光和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里的“路不赊”可能暗指道路虽远,但情感深厚,足以跨越距离。
颈联“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自谦。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孤单,但友人却能理解并给予关怀,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他也自惭于无法与友人共享更多的欢聚时光,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感激之情。
尾联“夜深多少相思恨,望断云霄月又斜”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因思念友人而生出许多遗憾与痛苦。他望着遥远的云霄,月亮已经偏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以及在相聚与别离之间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