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元非相,示法明心量。
于一微尘中,森罗及万象。
诸法元非相,示法明心量。
于一微尘中,森罗及万象。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五首,属于大乘正宗分第三部分。诗的内容主要阐述了佛教中关于“诸法无我”和“万法唯识”的核心理念。
"诸法元非相",意指世间万物的本质并非固有的形态或实体,而是变化无常、空幻不实的。“元非相”强调事物的虚妄性,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示法明心量",则是通过揭示这些法理,来启发和扩大修行者的心灵视野,使其明白宇宙真理,开阔智慧。
"于一微尘中,森罗及万象",进一步说明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如一粒尘埃,也蕴含着宇宙间的所有现象和万事万物。这体现了佛教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在当下瞬间展现其全部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空性和缘起性空的深刻道理,引导读者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
白石如白羊,起跪变化速。
芸芸箨龙雏,身与云俱绿。
嗟哉两神物,曾不受迫逐。
我有囊中方,因之试餐玉。
袖中钓鳌手,十年梦渔屋。
凤凰千仞姿,未省一枝足。
自我见此君,夜夜翻冻醁。
蹋倒山中玉板师,春风大笑成三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