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雨后景象,通过对花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红芳怜静色”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花朵在雨后的静谧与温婉之态,红色的花瓣似乎更加鲜艳而有层次。"深与雨相宜"则点出了花儿在细雨中的恰到好处,仿佛是为这绵密的春雨而生。
“馀滴下纤蕊”细致地描写了雨珠沿着花瓣滑落的动态,而“残珠堕细枝”则展现了雨后的花枝上零星的水珠,如同珍珠一般散布在细小的枝条间,增添了一份柔美与静谧。
“浣花江上思”转换了诗人的视角,从花朵转向河流,通过对水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情感的流动。"啼粉镜中窥"则是在细腻地描写诗人在雨后静坐窗前,透过镜子观赏花朵的姿态,仿佛能够窥见到花儿的心灵深处。
“念此低回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刻美景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是一次心灵的细微体验。而"风光幸一吹"则是在赞美雨后那短暂而难得的清新气息,似乎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恩惠。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传递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感激之情。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钟,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台阁待风生,想咫尺、天颜已近。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还未定,祝千春,看子孙昌盛。
自君之出矣,五见桃李花。
思君如蛱蝶,舞影常交加。
久别自伤意,远图宁恋家。
皇姑发已白,妾解供珍鲑。
自君之出矣,机杼长织素。
何言众绪微,积尺难盈度。
亲裁衣服成,远寄关山去。
愿君常被体,□□□□□。
自君之出矣,对镜情何极。
还将宝匣藏,恐□□□□。
□□□□□,讵对孤影恻。
持此待君归,照心非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