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郑吏部墓·其二》
《过郑吏部墓·其二》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西郭冢累累,经过下马谁。

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

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过郑吏部墓(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西郭一处累累的坟冢时的情景,通过对已故友人郑吏部的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西郭冢累累”,以“累累”形容坟冢众多,营造出一种荒凉、沉寂的氛围,暗示逝者众多,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接着,“经过下马谁”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诗人独自一人经过此地的情景,突显出孤独与寂寞之感。

接下来的“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两句,将郑吏部比作“先生”,以“一抔土”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简陋与朴素,而“词客百年悲”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长久怀念与哀悼。这里,“词客”不仅指郑吏部,也暗含了诗人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通过“百年悲”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墓地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藤蔓覆盖着即将崩塌的石头,青苔覆盖着未被完全遗忘的碑文,这些细节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的想象,以及自己无法与逝者同时共处的遗憾与感慨。这里的“灵爽”指的是逝者的精神或灵魂,而“不同时”则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时空的隔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十报恩 宁海长春庵主姜公,同众道友怜予行

就福山来投,故作是词以报焉青牛白鹿与黄羊。
稳驾云舆昼夜忙。
运载乾坤常会合,推般日月永交光。
法轮乡*投玄窟,云辂玎铛入道场。
九转功夫如省悟,自然得继马丹

(0)

清心镜 赠刘先生

个青牛,引白犊。
向曹溪深处,往来相逐。
更时时、卧月眠云,疏凡间草木。
餐三阳,投九畜。
子母温柔,免劳看牧。
待一朝、得赴蓬瀛,显

(0)

洞中天 本名鹧鸪天 寄呈马运甫

休赌休饮保人。
减些烟焰少婪尘。
能搜己过为长便,不见他非获好因。
惊宠辱,乐清贫。
修心养性惜精神。
常凭如此成功行,明月清风作友真

(0)

满庭芳 赠朱官人张书表

诸公听我,自有神京。
垆中亦有蓬瀛。
五色霞光上下,来往飞升。
识得水云活计,更无劳、足力游行。
固性命,便般般打过,有甚闲争。
好事先人后己,守清虚,营养一点灵明。
应物真常自在,动止安宁。
一朝功成行满,去朝元、云步身轻。
真了了,似重阳师父,无灭无生。

(0)

白观音 本名白鹤子 赠吴知纲

谑号不勤勤,名为养拙人。
穿衣慵举臂,吃饭懒抬唇。
面垢但寻水,头蓬倦裹巾。
尘劳不复梦,悟彻个中真。

(0)

桃源忆故人 劝长安三坛李法师

李公知观听予劝。
只恁未为长便。
悟取水云清浅。
玄妙心通显。
木人手段非凡箭。
便把三乘救援。
射透个中宫殿。
得见如来面。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