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朝梁木公招待家大人同欧子建赵裕子戴安仲邝湛若诸公社集诃林千佛塔赋·其二》
《花朝梁木公招待家大人同欧子建赵裕子戴安仲邝湛若诸公社集诃林千佛塔赋·其二》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塔影亭亭落砚田,挥豪看似共耕烟。

一千佛像同高会,九十春光已半边。

纵饮莫营身外物,片言皆种舌根莲。

禅门衣钵诗人派,此处从来共可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千佛塔下,花朝时节,梁木公宴请家大人与多位友人共同聚会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联“塔影亭亭落砚田,挥豪看似共耕烟”,以塔影与砚田相映成趣,比喻文人雅士如同在烟雾缭绕中共同耕耘知识与艺术的田野,形象地描绘了聚会的场景和文人们创作时的专注与和谐。

颔联“一千佛像同高会,九十春光已半边”,通过佛像与春光的对比,表达了对聚会盛况的赞美以及时光流转的感慨。一千佛像是对人数众多的聚会的夸张描述,而九十春光则暗示着春天的一半已经过去,时间的宝贵与聚会的短暂美好。

颈联“纵饮莫营身外物,片言皆种舌根莲”,劝诫人们在享受聚会的同时,不应过于追求身外之物,而应珍惜言语中的智慧与道德的培养,如同在舌根播下莲花的种子,寓意着通过言谈举止传递美德与智慧。

尾联“禅门衣钵诗人派,此处从来共可传”则点明了聚会地点的特殊意义——千佛塔,这里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诗人传承与交流的场所,强调了聚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聚会的热闹景象,更蕴含了对人生、文化传承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友人搜录东沙公遗集感而赋诗·其二

黭黭关河白日微,遥看天末泪沾衣。

空怀东郡门人怨,欲觅西台故客稀。

马鬣十言谁表墓,龙威一卷独扬辉。

藉闻德祐年来事,益叹人间岁月非。

(0)

登望海绝顶

天风吹客上,断竹翼我身。

廓然老目开,得见天地新。

大海滃其前,万象趋嘉门。

乱嶕嶪相持,黄牛三寸蹲。

太空积终古,一气还浑沦。

日车昼夜转,烂烂推星辰。

长江飘素带,巨湖注盈盆。

众川尽小心,东流奉至尊。

却望三神山,缥缈失金银。

欲把东皇衣,垂须拂小臣。

阳乌忽以堕,朱鸟来翂翂。

安得千巫咸,一一招古魂。

同临晞发叟,洒涕迸奇文。

尺五天下语,地上应不闻。

(0)

游香岩寺·其二

披榛造幽微,转侧信险绝。

天风振衣袂,阴涧依冰雪。

苔生佛堂下,净影映眉睫。

山僧归无期,晨夕梵呗缺。

吁嗟末法法,象教殊未灭。

何人开溟蒙,特具广长舌。

(0)

田园杂诗·其二

今晨放大牛,水田调生犊。

稚子原上呼,有客访茅屋。

田乌噪正喧,招手去何速。

念此为谁欤,有马又有仆。

舍耕还入门,友谊素云笃。

田潦湿我衣,泥涂沾我足,且为解袯襫,易我揖让服。

故人持不听,讶我未免俗。

呼儿出草堂,敕厨炊脱粟。

我去送牛来,今夜留客宿。

(0)

七里峡

朝下县壶顶,暮行寒峡中。

壶形犹迤逦,峡势已巃嵷。

岂假随刊力,当知造化功。

水声流太古,石色耸遥空。

重碧涵砂砾,深红缀藓丛。

暗崖回北雪,高岫阻南风。

山鬼宜幽僻,神鱼老混濛。

依稀闻唳鹤,仿佛见奔狨。

闻道瞿塘好,常思滟滪雄。

干戈妨历览,舟楫废疲癃。

此谷聊堪隐,前山幸可通。

杖藜五指外,借骑广阳东。

附葛缘明月,披烟坐晚枫。

回瞻长啸处,何异在崆峒。

(0)

别去

别去不复问,孤云千里过。

宁知芳草外,尚有夕阳多。

南国忧豺虎,西风驱鴐鹅。

客心落日里,涕泪满山阿。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