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疏云漏月明,础根收润晚风清。
空庭泥湿鸣蝼蝈,夜气如秋梦不成。
薄薄疏云漏月明,础根收润晚风清。
空庭泥湿鸣蝼蝈,夜气如秋梦不成。
这首宋朝周密所作的《暑夜》,描绘了一幅夏夜清凉而略带凉意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
首句“薄薄疏云漏月明”,以“薄薄”形容云层轻薄,透过这些云层,月光得以洒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明亮的夜景。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漏”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穿透云层的景象,又赋予画面以动态感,仿佛月光正从云隙间缓缓流淌而出。
次句“础根收润晚风清”,将视角转向地面,描述了傍晚时分,微风吹过,使得石础(古代建筑中的基础石)表面凝聚的水汽逐渐消散,空气变得清新凉爽。这里,“收润”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水汽蒸发的过程,同时“晚风清”三字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爽宜人,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舒适的夏日夜晚图景。
第三句“空庭泥湿鸣蝼蝈”,转而聚焦于庭院之中。在湿润的泥土上,蝼蝈(一种小型昆虫)发出阵阵鸣叫。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还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夏夜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泥湿的场景也暗示了雨水的痕迹,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的描述。
最后一句“夜气如秋梦不成”,则是对整个夏夜氛围的总结。虽然标题为《暑夜》,但诗人却巧妙地将之与秋天的凉爽相联系,通过“夜气如秋”的比喻,表达了夏夜虽热,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于盛夏的清新与凉意。而“梦不成”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夏日长夜难以入眠的感慨,或是对某种未实现的愿望的叹息,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暑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夏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情感的微妙流露,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
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
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
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
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
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
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喷作杜鹃红。
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西园汇才彦,主人陈思王。
式燕芙蓉池,言解翡翠裳。
坐临秋水弄皎月,澄觞飞盖生明光。
遂令花萼寄缃素,髣髴箫管遗琳琅。
后来盛事谁则同,弇园开在娄水东。
宾主曹刘日方驾,羽翼风雅何冲融。
何来四明有狂客,亦与七子相争雄。
萧然入林共把臂,便觉松下生清风。
杯酒相逢即定交,袖中投我以琼瑶。
漫试千言在倚马,独工五字能射雕。
山云恍披鹔鹴锦,池水忽涨桃花潮。
座有玉山多自欹,况复错落飞金卮。
高柯惊动灵鹊起,长川澹荡天河移。
后人艳说今日会,却如今视西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