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其一》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蜡屐终朝践石苔,飞鸢不动绝尘埃。

片云忽作人间雨,尽道灵山应祷来。

(0)
翻译
整天穿着蜡制木屐踏在青苔上,
风筝高飞却纹丝不动,不沾染丝毫尘埃。
注释
蜡屐:用蜡制成的木屐,古代贵族或文人常穿。
践:踩踏。
石苔:石头上的青苔,形容环境清幽。
飞鸢:风筝。
不动:静止不动。
绝尘埃:远离尘世的污垢。
忽作:忽然变成。
人间雨:指从天而降的雨水。
尽道:都说。
灵山:神圣的山,可能指佛教中的灵山(如五台山、峨眉山等)。
应祷来:应该是因为人们的祈祷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名为《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蜡屐终朝践石苔”用“蜡屐”比喻鞋子,将时间耗费在平淡无奇的步行之中,而“践石苔”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石苔常生于幽静潮湿处,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

接下来的“飞鸢不动绝尘埃”中的“飞鸢”指的是空中盘旋的鹞鹰,“不动绝尘埃”则表明它即使在高空中也能保持清净,不为尘世所染,象征着超脱和纯洁。

第三句“片云忽作人间雨”描绘了云变化成雨的情景,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无常,而“尽道灵山应祷来”则是说这场雨似乎是由神灵之山降下的,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信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情怀和深厚的禅理。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看花吟劝陈世则酒

花下一壶酒,人与花酬酢。

树上百枝花,花对人婥妁。

昨日颜色正新鲜,今朝少觉不如昨。

人若无花人不乐,花若无人花寂寞。

看花不是久远事,人生如花亦难托。

去年花下看花人,今年已渐随花落。

花且开,酒且酌,催花鼓板挝芍药。

醉他三万六千觞,我与花神作要约。

(0)

除夕歌示子侄

去之岁,来之年,一迎一送灯火边。

迎新送旧大家事,觉与老者偏无缘。

黄鸡未号霜满天,一心百感惟愀然。

小儿自喜时节至,催理靴服誇新鲜。

固知老者已异趣,青春似因儿女妍。

青春悬老不多地,白发红颜俱眼前。

去之岁,来之年,譬如传马相络绎,又如车轮相回旋。

谁从个里饶不死,咽气苦苦脩神仙。

我于所去已五十,其来百岁亦倘焉。

使我五十不为天,使我百岁不为延。

尚有大而去者与来者,在我先后计万不计千。

其间豪杰梦幻耳,冥冥漠漠真堪怜。

惟有青竹数行墨,待来追去各可传。

劝儿必读床头编,莫惜买读吾无钱。

男儿所立须及早,老夫代尔耕春田。

(0)

中秋感怀

去岁中秋月,吾亲正在堂。

今年亲不见,此月若无光。

泪眼浑迷雾,衰毛半染霜。

东家共清夜,依旧有华觞。

(0)

腊月二十八日立春得雨病起漫言

小阁棂窗风自推,手添香炷拨炉灰。

残年送病诗中去,淑气将春雨里回。

午案待尝新茁韭,阳檐思访欲开梅。

岁功代谢忙如许,似与衰翁递老来。

(0)

乡贤咏七首·其一马持国

平生十数策,决定要经纶。

不惜魏公幕,知心是直臣。

(0)

鸳湖归棹为姑苏屯田张指挥作

九重宵旰重兵农,阅稼将军已建功。

万顷垂花田似锦,一帆归棹气如虹。

牙旗光射鸳湖水,鼓角声传虎帐风。

自古忠臣报明主,济川勋业是英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