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
一叶西风前后。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
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
一叶西风前后。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
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这首词以"厌厌别酒"开篇,描绘了离别时的沉闷与不舍。"更执纤纤手"一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两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女子的手仿佛传递着无尽的情感。"指似归期庭下柳"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柳树的摇曳暗示离别后的漫长等待和期待。
"一叶西风前后"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西风的凄凉与孤独,如同行人的孤舟,让人感到离愁的沉重。"无端不系孤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未知旅途的忧虑。
"载将多少离愁"直接抒发了离别之苦,离愁被赋予了重量,仿佛能承载在孤舟之上。最后两句"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以景结情,明月的皎洁映照出两地相思的画面,楼上的人各自独立,月光下的距离更显得心痛。
总的来说,贺铸在这首《清平乐》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深愁绪,以及对未来的无尽思念。
一曲镜弯环,顿换清凉,生香散霞绮。
澄碧涵秋,襟尘销绣陌,水佩孤倚。
荏弱菱枝,罥春藕、千丝慵系。
怕惊他、娖队鸳鸯,幽梦吹蕊。
花底翠滴盘欹,怨粉泣珠房,冷露轻洗。
咫尺璇源,惜红衣、暗殿故宫铅泪。
画稿沧洲,半残了、龙绡谁寄。
折芳馨,催送酒波兰气。
玉亭亭。步虚吹下,风前翠袖寒生。
自深柳书堂见后,浣花香径重来,绿窗梦惊。
十三楼上娉婷。旧曲已非金缕,秋娘犹是多情。
算别来经过,几重桑海,宝钗书断,小桃门掩。
如今楚润,年华渐晚,吴城泪眼才晴。共消凝。
茶声竹声佩声。
凄凉千载唐宫事,蜀山逤逻能语。
粉黛中丞,管弦南赵,留得双雷掌故。花阴暗抚。
有款鹞人知,玉娘藏处。
禁里恩深,龙香重拨泪如雨。东塘再修乐谱。
祇樊祾慧业,解调珠柱。
几劫沧桑,鸾歌凤泣,重付刘郎将护。今宵火树。
照金碧楼台,恍闻天鼓。合奏车中,阿香能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