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山》
《怀山》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

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

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

独无百亩田,独无五亩宅。

一朝辞禄养,何以谋代食。

欲留谅不能,欲去且未得。

公私两乖违,转展复反侧。

行藏去住间,贤者逝不惑。

若非太阿锋,割断利名索。

一朝复一朝,到老终役役。

古人邈已远,近事堪法式。

不见毛贞甫,四十挂朝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怀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首句“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外貌特征开篇,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接着,“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两句,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因疾病而显得疲惫不堪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两句,诗人反思自己在官场中的表现,认为无论是在公职还是私人事务上,都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和对现实的不满。

“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表明了诗人对于无法适应时代变化和无力贡献的自责。“独无百亩田,独无五亩宅”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宁静的生活。

“一朝辞禄养,何以谋代食”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归隐的想法,但又担心如何维持生计的忧虑。“欲留谅不能,欲去且未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公私两乖违,转展复反侧”描述了诗人面对公私之间的冲突时的困扰和不安。“贤者逝不惑”引用古人智慧,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和对自身困惑的反思。

“若非太阿锋,割断利名索”借用宝剑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功名利禄束缚的愿望。“一朝复一朝,到老终役役”感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劳碌。

最后,“古人邈已远,近事堪法式”提醒自己要学习古人的智慧,以应对当前的困境。“不见毛贞甫,四十挂朝帻”通过引用毛贞甫的例子,表达了对年轻官员早年即面临官场压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昭君怨·拂晓拿舟东去

拂晓拿舟东去。
细看荷花垂露。
红绿总吹香。
一般凉。
会享人天清福。
休把两眉轻蹙。
谁道做神仙。
戴貂蝉。

(0)

醉高楼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
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
这神功,千万世,有谁知。
甚知解、催人须鬓老。
更不算、将人情绪恼。
撺掇酒,撼摇诗。
山头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
夜无眠,应笑我,怎如痴。

(0)

夜游宫·鹊相庞儿谁有

鹊相庞儿谁有。
兀底便、笔描不就。
小邈如何敢出手。
细端相,甚精神、甚洗漱。
到老长厮守。
不吃饭、也须唧?

你待包弹怎开口。
暖底雪,活底花,嫩底柳。

(0)

玉团儿·晓来一阵金风劣

晓来一阵金风劣。
把阆海、檀霞细屑。
依就花儿,深藏叶底,不教人折。
初开数朵谁知得。
却又是、金风漏泄。
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0)

鹧鸪天·秋月明眸两鬓浓

秋月明眸两鬓浓。
衫儿贴体绉轻红。
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
娇娅姹,语惺松。
酒香沸沸透羞容。
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0)

鹧鸪天·初过清明春昼长

初过清明春昼长。
紫红香雾蔼华堂。
朱颜阿母逢生旦,彩戏儿孙捧寿觞。
齐祝颂,喜平康。
天教两鬓正苍苍。
壶中日月应长久,笑看蟠桃几度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