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宅龙宫紫气骄,壮游南北倚青霄。
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
夹岸帆樯扬子渡,隔天云树广陵桥。
临流无限风尘思,浊酒淋漓剑影摇。
灶宅龙宫紫气骄,壮游南北倚青霄。
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
夹岸帆樯扬子渡,隔天云树广陵桥。
临流无限风尘思,浊酒淋漓剑影摇。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金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南水乡景象。首句“灶宅龙宫紫气骄”,以神话色彩比喻金山的神秘与尊贵,宛如龙宫紫气腾空。次句“壮游南北倚青霄”则展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他游历四方,其志向高远。
“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两句,通过描绘长江上游的蜀江之水和吴地的江边岛屿,展现出江面浩渺、潮汐涌动的壮观画面,富有动态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万里”、“千寻”这样的夸张手法,强化了空间的辽阔。
“夹岸帆樯扬子渡,隔天云树广陵桥”进一步描绘两岸舟船穿梭、桥梁如虹的繁忙景象,广陵桥更是连接天地的地标,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一句“临流无限风尘思,浊酒淋漓剑影摇”,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感慨,以及在浊酒中挥剑的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金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壮游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秦岭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
蹇驴龁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
须臾炊黍摘秋果,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
欲蹑玄踪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
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
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著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