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伯起丈见梦之作》
《答伯起丈见梦之作》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张卿留侯裔,中岁慕黄石。

蚁观一世豪,消摇于八极。

寄此漆园蝶,薄彼天门翼。

宵分尝梦余,披襟话玄白。

恍若杨侍晨,亲絇子乔舄。

绪语犹可寻,清徽倏难即。

起睹银汉秋,白榆何历历。

裁诗纪相赠,意我或有得。

而我未解脱,凡情宛如昔。

焉能他心通,作汝屋梁色。

欲驰乐令驾,一解卫生惑。

试观醒后身,何如梦中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伯起丈见梦之作》。诗中以梦境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开头“张卿留侯裔,中岁慕黄石”,借用了历史人物张良(留侯)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的仰慕之情。接着,“蚁观一世豪,消摇于八极”一句,以蚂蚁比喻自己在世间的渺小,同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心境。

“寄此漆园蝶,薄彼天门翼”则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蝴蝶,轻盈地飞翔在天地之间,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接下来的“宵分尝梦余,披襟话玄白”描绘了诗人深夜与友人对话的情景,探讨着深奥的哲学问题。

“恍若杨侍晨,亲絇子乔舄”进一步深化了梦境的意境,仿佛与古代圣贤相遇,感受他们的智慧与风采。随后的“绪语犹可寻,清徽倏难即”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追忆,以及对当下难以捕捉的清雅之美的感慨。

“起睹银汉秋,白榆何历历”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仰望星空,看到银河秋夜的美景,白榆树在月光下清晰可见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裁诗纪相赠,意我或有得”表明诗人通过诗歌来记录这次梦境的交流,并期待从中有所感悟。然而,“而我未解脱,凡情宛如昔”则流露出诗人虽有追求超脱之心,但现实中的凡尘俗事仍束缚着他的无奈之情。

“焉能他心通,作汝屋梁色”表达了诗人对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渴望,以及对自身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境界的自省。“欲驰乐令驾,一解卫生惑”则是诗人希望借助某种力量,摆脱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

“试观醒后身,何如梦中觌”最后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清醒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哲理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北湖水月

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

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0)

溪上观雪

沙洲苍莽水云昏,雪落寒溪镜有痕。

山际疏钟烟际寺,林边微径水边村。

天涯岁月行将尽,人世穷愁孰与论。

忆与邹枚同赋咏,人非事往但心存。

(0)

中秋山间观月

月出云开天宇閒,幽居真赏异尘寰。

冰轮孤挂夜千丈,玉露密零秋一山。

莫望乡关起愁色,胜居沙漠惨离颜。

桂娥应恨无佳句,不识幽人到老閒。

(0)

晓发石牛

匆匆车马出清晨,日淡风微已仲春。

松竹阴中山未尽,梅花林外有行人。

(0)

官酝

为郡得官酝,月给盈三斛。

地僻少使车,时清罕留狱。

老大复迁谪,吾怀颇幽独。

婵娟楼上月,烂漫池边菊。

东院与西亭,翛翛风弄竹。

对此不开樽,骚人应恸哭。

独酌入醉乡,陶然瞑双目。

醒来成浩叹,胡为事口腹。

彝酒书垂诫,群饮圣所戮。

汉文亦禁酒,患在糜人谷。

自从孝武来,用度常不足。

榷酤夺人利,取钱入官屋。

古今事相倍,帝皇道难复。

吾无奈尔何,更尽杯中渌。

(0)

池上作

未遂沧洲去,池边弄绿波。

醉浮船底兀,吟绕履痕多。

静照新华发,沉思旧钓蓑。

晚凉得幽趣,鱼戏上圆荷。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