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假嗔雷击怒桴,点倾嘉泽浃民区。
经时亢隔群心骇,数月焦熬一阵苏。
已发宋苗安在揠,再生庄鲋不虞枯。
须臾慰满三农望,却敛神功寂似无。
何假嗔雷击怒桴,点倾嘉泽浃民区。
经时亢隔群心骇,数月焦熬一阵苏。
已发宋苗安在揠,再生庄鲋不虞枯。
须臾慰满三农望,却敛神功寂似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
首联“何假嗔雷击怒桴,点倾嘉泽浃民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雷声比作愤怒的鼓槌,生动地展现了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接着以“点倾嘉泽”描绘了雨水如甘露般倾洒大地,滋润万物,惠及百姓,充满了对这场及时雨的赞美。
颔联“经时亢隔群心骇,数月焦熬一阵苏”,描述了长时间的干旱使得人们心生恐惧,而这场雨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瞬间解除了人们的忧虑和焦渴,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颈联“已发宋苗安在揠,再生庄鲋不虞枯”,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生长中的庄稼比作即将被拔除的宋苗,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关切;同时,又以“再生庄鲋”比喻雨后庄稼的复苏,形象地展示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尾联“须臾慰满三农望,却敛神功寂似无”,总结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影响,不仅迅速满足了农民对雨水的期盼,而且在带来雨水的同时,似乎又恢复了自然界的平静,强调了这场雨的神奇与伟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喜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感悟,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和民生福祉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和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