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
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
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这首挽诗《挽淩江萧处士》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白猿峒下感秋人”,以白猿峒为背景,点出时节为秋,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悼念之情。接着“梦断塘蒲掩葛巾”一句,通过描述逝者在梦中与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其日常生活的简朴,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状态的追忆。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两句,高度评价了逝者的文学才华和家族荣耀,将他与历史上的文人名士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文化贡献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以鱼肠的蜿蜒和铜花的冷寂象征逝者生命的终结,而马鬣的累累和石笋的春意则象征着其精神永存,生命虽逝,但其影响和精神却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
最后,“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表达了对逝者后继无人的惋惜,同时也肯定了逝者的精神遗产在后人心中的珍贵地位,鼓励人们继承和发扬逝者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缅怀与传承的价值观。
鸳鸯于飞,乘云高翔。有嘤其友,戢翼未翔。
澹淡素波,容与趋倡。虽曰戢止,和音远扬。
我有好爵,与子偕尝。鸳鸯于飞,徘徊翩翻。
载颉载颃,顾侣鸣群。有郁兰皋,冽彼清源。
驾言游之,聊乐我云。思与佳人,齐欢顺川。
酒坐俱勿往。听吾琴之所言。
舒长袖似舞兮乃褕袂何曼。
奏章而却逢兮愿瞻心之所欢。
借连娟之寒态兮假卮酒酌五般。
泣喻而妖兮纳其声声丽颜。长㯓兮叹曰骑。
美人旖旎纷嬆。枻霜罗衣兮羽旄。
夜褒圭玉珠参差。妙丽兮被云髾。
登高台兮望青挨。常羊啖还何厌兮归来。
颍之水兮,其流汤汤。西汇于湖兮,灌溉我稻粱。
我所居,颍之旁。郊原孔膴兮,有枣与桑。
朝耕于颍兮,夕诵于堂。于赫在上兮如轩黄。
我出而仕兮,遭世孔明,我思颍兮靡忘。
颍水决兮颍善忘,颍之人兮毋亵兮饮彼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