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其二》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

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

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

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官场中的一幕,以送别为主题,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官场的动态,仿佛能听到官员们忙碌的脚步声和上奏的声音,同时也暗示了新官上任的场景,预示着即将离别的氛围。

颔联“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五云象征着吉祥与荣耀,襜帷动则暗示了即将启程的行者,而双辖重临则意味着旧官的回归或新官的莅临,水镜悬则可能寓意着公正与清明,整体营造了一种既庄重又充满期待的气氛。

颈联“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巧妙地将送别与赠物相结合,通过借绨袍(一种质地柔软的布料)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同时通过“诗更藻笔已名传”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暗示其作品将流传千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

尾联“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友情比作永恒的河山,即使分别,友谊依旧长存;同时,对未来的相聚寄予了希望,预示着即使身处远方,友情与希望将引领他们再次相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题画共十六首·其四

山木半叶落,西风方满林。

无人到此地,野意自萧森。

(0)

岁庚午来自金台寓新河有金陵即事之作明年复至因观高槎轩诗不意暗与之合有如剽窃然初实不知也用广其意为杂咏二首云·其一

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

二水合流趋派去,六峰飞翠过江来。

金陵王气千年盛,钟阜晴云五色开。

愧我才非班马匹,可能无赋奏蓬莱。

(0)

题赵仲穆画马

吾闻冀北之马如云照川谷,八尺飞龙在天育。

滦河远幸翠华迟,柳林大猎金鞍簇。

是时四海为一家,东踰日本西流沙。

拂郎近献两骕骦,不数郭家狮子花。

公子前身岂曹霸,一马真轻百金价。

黄金台上倦为客,白发江南随意画。

骝騧骃駓各不同,饮泉龁草落笔工。

君不见龙庭苜蓿与天远,何人更收青海骢。

(0)

题朱孟辩层峦图

叠嶂何崔嵬,远近皆可数。

不学王宰迟,弃墨如弃土。

林藏风雨黑,石戴冰雪古。

初疑造化钟,已觉精灵聚。

遥思两山下,流泉细通圃。

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

(0)

杨侍御使蜀

江草萋萋江水长,使轺闻欲度潇湘。

开帆夜坐星河色,载笔春吟杜若香。

綵绣过家非旧服,皂囊还阙有新章。

西州五月无炎暑,应避青骢满路霜。

(0)

回銮诗

长杨骑火红,汉帝夜还宫。

观兵誇出塞,献捷贺平戎。

旌竿飐飞雪,铙吹喧高空。

百琛陈阙下,八骏游寰中。

千岁升平乐,欢宴曲难终。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