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薰炉永,迎年煦律回。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
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
守岁薰炉永,迎年煦律回。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
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除夕之夜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息和对新年的期待。
首句“守岁薰炉永”,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炉火旁守岁的场景,炉火的温暖象征着家庭团聚的温馨与长久的希望。接着,“迎年煦律回”则表达了迎接新年到来的喜悦之情,春风拂面,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两句,运用了神话与自然的元素,将时间的更替描绘得既神秘又充满仪式感。“仙人”与“木帝”分别代表了旧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腊月的离去与春天的到来,寓意着旧事物的终结与新生活的开始。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描绘了除夕之夜的自然景观,桂花与梅花在月光与雪花的映衬下更加美丽,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象征着美好与纯洁。桂花隐于月影之中,梅树在雪中绽放,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则展示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在热闹的寿宴上举杯庆祝,共享欢乐的时光。柏叶作为传统饮品,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除夕之夜的温馨、喜悦与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何许呼来校书女,说在西楼最幽处。
近闻学弄钱唐潮,欲伴灵妃戏江渚。
教成歌舞卖千金,临风悔作沾泥絮。
背人娇转痴,向人憨不笑。
微微欲语频相觑,别有一种閒情绪。
不是巫山云,不是巫山雨。
疑是阳台一片霞,云情雨意难凭据。
襄王已老梦不来,好傍钱唐苏小住。
柳梢残月晓风时,乘潮请向钱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