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作品,名为《绮罗香·红叶》。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采用了典型的宋词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秋天落叶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情感淡漠的深切感慨。
首句“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中,“玉杵”和“金刀”都是精细打磨之物,比喻诗人用心渲染;“馀丹”、“剩彩”则暗示秋色之艳丽;“重染吴江孤树”则是说秋天的枫叶在吴江边特别地显眼,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秋景,更表现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接着,“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中,“几点朱铅”和“几度怨啼”都是对秋天景色和情感的描写;“惊旧梦”、“绿鬓轻凋”则是说诗人在秋风中回忆往昔,发觉青春不再,而头上的发饰也逐渐失去了光泽;“诉新恨、绛唇微注”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新的哀伤。
第三句“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中,“最堪怜”是说秋天的景致最让人心疼;“同拂新霜”则是在形容早晨的露水如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则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像精美的妆饰一样细腻而又难以持久。
末了,“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则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哀叹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落叶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究,展现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当前现实的无奈。这样的主题在宋代文学中颇为常见,是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的一种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