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性便静素,于世寡所谐。
惟馀黄卷里,聊与古人偕。
古人不可期,古心尚可窥。
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
可怜朝市人,大与古相违。
所得眇何有,所亡无町畦。
嗟乎寓此生,惟善为可为。
舍善亦何乐,至死有馀悲。
晤此聊自警,亦以警吾儿。
余性便静素,于世寡所谐。
惟馀黄卷里,聊与古人偕。
古人不可期,古心尚可窥。
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
可怜朝市人,大与古相违。
所得眇何有,所亡无町畦。
嗟乎寓此生,惟善为可为。
舍善亦何乐,至死有馀悲。
晤此聊自警,亦以警吾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喧嚣和物欲横流的冷漠与超脱,以及对古人高尚情操的怀念。诗中“余性便静素,于世寡所谐”显示出诗人的个性平和且不随波逐流,他在尘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通过阅读黄卷里的书籍,与古人精神相通。
接下来的“惟馀黄卷里,聊与古人偕。古人不可期,古心尚可窥”则是诗人表达了他虽然无法亲身与古人相见,但仍能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来感受和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操。
在“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的句子里,诗人描绘了一种心灵的交流与满足,当他与古人思想相契合的时候,即便是物质上的匮乏也不觉察了。
而“可怜朝市人,大与古相违。所得眇何有,所亡无町畦”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现代人追求物质利益、背离古人高尚情操的悲哀。他们的得失都在于表面的物欲之争,而非心灵深处的收获与损失。
最后,“嗟乎寓此生,惟善为可为。舍善亦何乐,至死有馀悲”和“晤此聊自警,亦以警吾儿”是诗人对自己以及后代子孙的告诫,要坚持做好事,因为放弃善行也不会带来快乐,只会留下终身的遗憾。同时,这也是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和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对比,强调了保持高尚情操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自己以及子孙后代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