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

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0)
注释
道林:指道林法师,古代高僧。
惠休:南朝宋的僧人,擅长诗文。
人天:佛教用语,指人世间和天界,这里指世间众人。
香积筵:佛教中的斋会,此处指皇家的宴会。
紫泥诏:古代皇帝的诏书,以紫泥封缄,象征权威。
昭阳:汉代宫殿名,此处泛指皇宫。
碧云词:形容诗歌优美如碧空中的云彩。
红楼:豪华的楼阁,此处可能指皇家建筑。
银钥:银制的钥匙,象征特权或恩宠。
翠辇:装饰华丽的皇家车驾。
玉墀:玉石铺成的台阶,常用于皇宫。
甘泉:汉武帝时的宫殿,这里借指皇宫。
侍从:陪伴侍奉,这里指在皇帝身边任职。
翻译
道林法师谈论惠休的诗,一开口就被尊为大师。
在香积宴会上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诵读如碧云般优美的歌词。
允许住在红楼并赐予银色的钥匙,陪同乘翠辇车踏上玉石台阶。
遗憾的是曾在甘泉宫侍奉过,却与你不能在同一时期共事。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诗人与这位高僧之间的交往和情感。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这里指的是唐代高僧惠休,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诗歌已达到了人间与天堂之间的高度,被尊为师表明了他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这是形容高僧所居之处充满香气,象征着佛法的庄严和神圣。紫泥诏指的是皇帝赐给他的诏书,而昭阳歌唱碧云词则是形容高僧诗歌的美好,如同碧云般悠扬。

“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这里描述了高僧居住的地方——安国寺红楼院,以及诗人受邀前往拜访的情景。银钥和翠辇都是贵重之物的象征,而蹋玉墀则是形容到达之地庄严华丽。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高僧共度时光的怀念和遗憾。甘泉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时间,而“与君前后不同时”则是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总是在同一时间,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缘分聚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环境和诗歌艺术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学与佛学交融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续杂诗·其二

桃花映朝日,艳冶光四射。

嫣然双海棠,垂红倚帘罅。

(0)

塞上曲

十五见天子,十八领边兵。

曾将一羽箭,赢得射雕名。

(0)

五索效韩偓·其二

昨日下河桥,多被行人见。

花稀无处藏,见我新妆面。

一向不禁羞,从郎索罗扇。

(0)

都事谔卜都拉

部伍相残不敢呵,美人雪洞夜酣歌。

到头误国均遗臭,只为高昌不可和。

(0)

城西放歌·其八

斩头累累悬马鞍,众中谁似林伯颜。

贼阵横穿来复去,三军大捷唱歌还。

(0)

纪事·其三

烬馀十室九摧残,折取充薪寸寸乾。

邻境贵收纾乏绝,遗氓窃负活饥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