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
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
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
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馀高丘。
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
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
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
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馀高丘。
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的《长安》,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东风吹尘客心起”以东风象征世事流转,引发游子思乡之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京华去蜀三千里”、“晓登太华三峰寒”等描绘了从京城到蜀地的长途跋涉,以及登高望远时的开阔心境。
诗中“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交通四通八达的特点,然而“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往的兴衰。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对比古今,揭示了富贵荣华的短暂,而“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则寓言了帝王宫殿的空寂,表达出对历史人物身后寂寞的感慨。
最后,“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以自然景观象征历史的无情流逝,而“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则借酒浇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李杜诗垂不朽名,君能刻意继芳馨。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
斯文期主宜推毂,无使沉吟向外庭。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
心事已同鸥鸟白,眼界空有云山苍。
酒安能管兴亡事,菊亦颇复时世妆。
何似长歌明月里,月明天阔地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