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
《长安》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古风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

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

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

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馀高丘。

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的《长安》,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东风吹尘客心起”以东风象征世事流转,引发游子思乡之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京华去蜀三千里”、“晓登太华三峰寒”等描绘了从京城到蜀地的长途跋涉,以及登高望远时的开阔心境。

诗中“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交通四通八达的特点,然而“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往的兴衰。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对比古今,揭示了富贵荣华的短暂,而“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则寓言了帝王宫殿的空寂,表达出对历史人物身后寂寞的感慨。

最后,“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以自然景观象征历史的无情流逝,而“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则借酒浇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荆州书事二首·其一

江湖泛泛一虚舟,去作人间浪漫游。

岁晚光阴云冉冉,畏途风雨日浮浮。

万钟信是樊中雉,一棹聊同水上鸥。

投老齑盐成底事,凭谁为种橘千头。

(0)

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一讽诵益使人忻慕故书五十六字以记

李杜诗垂不朽名,君能刻意继芳馨。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

斯文期主宜推毂,无使沉吟向外庭。

(0)

声声慢.西湖别本作与王碧山泛舟鉴曲,王蕺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0)

华亭百咏·其七苏州洋

已出天池外,狂澜尚尔高。

蛮商识吴路,岁入几千艘。

(0)

满城风雨近重阳

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

心事已同鸥鸟白,眼界空有云山苍。

酒安能管兴亡事,菊亦颇复时世妆。

何似长歌明月里,月明天阔地更长。

(0)

好事近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