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咏竹夫人二首·其二》
《临江仙.咏竹夫人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咏竹夫人”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与竹子的深情相依,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首句“十载萧萧湘岸住”,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十年间,女子独居在湘江之滨,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奠定了基调。

“捎烟惹雨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湘岸的自然景象,烟雨蒙蒙中,竹影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环境与心境的交融。

“如今枕畔露华滋”,转而写到女子的生活现状,露水滋润着她的枕边,仿佛是自然界的恩赐,也象征着她内心世界的清新与纯净。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女子的居住地比作清暑殿,梦境则到了竹郎祠,表达了她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这一句通过比喻,形容女子如同精心雕琢的冰雕,纤细而优雅,夜晚时分,她却频繁地离开,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一生疏直许谁知”,最后一句揭示了女子性格的另一面——疏远而直率,这样的性格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也反映了她面对复杂世界时的自我坚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深刻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有怀

故人零落各山河,触景其如感慨何?

剑槊风生秋气重,琴床月堕夜凉多。

倾杯且得孤怀壮,缆镜那愁两鬓皤。

扰扰黄尘车马客,不知留意在南柯。

(0)

梅花十五首·其十一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九

月明海底夜无烟,恰似西湖雪后天。

清气逼人禁不得,玉箫吹上大楼船。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十二

断云流水孤山路,看得春风几树花。

骑马归来城郭是,月明箫管起谁家?

(0)

梅花引·其一

山之麓。河之曲。一湾秀色盘虚谷。水溶溶。雨濛濛。

有人行李,萧萧落叶中。人家篱落炊烟湿。

天外云峰迷淡碧。野云昏。失前村。

溪桥路滑,平沙没旧痕。

(0)

解佩令

平生颠傻,心猿轻忽。乐章集、看无休歇。

逸性摅灵,返认过、修行超越。仙格调,自然开发。

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与道相谒。

一句分明,便悟彻、耆卿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