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这首《临江仙》以“咏竹夫人”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与竹子的深情相依,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首句“十载萧萧湘岸住”,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十年间,女子独居在湘江之滨,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奠定了基调。
“捎烟惹雨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湘岸的自然景象,烟雨蒙蒙中,竹影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环境与心境的交融。
“如今枕畔露华滋”,转而写到女子的生活现状,露水滋润着她的枕边,仿佛是自然界的恩赐,也象征着她内心世界的清新与纯净。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女子的居住地比作清暑殿,梦境则到了竹郎祠,表达了她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这一句通过比喻,形容女子如同精心雕琢的冰雕,纤细而优雅,夜晚时分,她却频繁地离开,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一生疏直许谁知”,最后一句揭示了女子性格的另一面——疏远而直率,这样的性格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也反映了她面对复杂世界时的自我坚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深刻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