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西城门》
《登西城门》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

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

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

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

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

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西chéngmén
míng / gāo

dēngchéngwàngshénzhōufēngchénànhuáichǔ

jiāngshāndàifēnghuǒjiēlóu

bìngtūnshíxiūbǎicùn

xiàngláishǔchángzhēnmǎng

jiànzhēngzhànchǎngzhībiānrén

jīng西fēngjiāniǎosànluò

chéngxiàshuǐliúhènjī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登西城门》描绘了登城远眺时所见的苍凉景象。首句"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以登城的动作起笔,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动荡不安的气氛,淮楚之地被风尘笼罩,暗示战乱频仍。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紧张,江山如画,却因战争而显得险峻,烽火连天,烽烟直逼城楼。"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表达了对无尽战乱的忧虑,战争的残酷使得无数生命化为尘土,土地的价值在战火中变得微不足道。

"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昔日的农田如今荒芜,只有杂草丛生,揭示了战争对民生的破坏。"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诗人借此表达对普通民众苦难的同情,他们无法亲眼目睹战争的惨烈,却承受着其带来的痛苦。

"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战乱的氛围,战马受惊,鸟群四散,落日余晖下的鼓声更显凄凉。最后,"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哀愁,将人们的悲痛之情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寓意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庐山高歌

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
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上摩青苍以霭,下压后土之鸿庞。
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欲。
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
仙翁释子变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雾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
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
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成畴兮酿酒盈缸。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君怀磊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
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
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清泉白石有深趣,其意何由降?
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

(0)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天容清永昼,风色秀含薰。
五日逢佳节,千龄奉圣君。

(0)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山槎

古木卧山腰,危根老盘石。
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不如岩下桂,开花独留客。

(0)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

洛城风日美,秋色满蘅皋。
谁同茂林下,扫叶酌松醪。

(0)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

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
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0)

吊黄学士三首

丽正雠书久,兰台约史成。
迎亲就江水,厌直出承明。
世德无双誉,诗豪第一评。
风流今顿尽,响像忆平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