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惜交情别,追随车马勤。
临朝思共理,治郡复斯文。
讼息常休吏,民贫更劝分。
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
老惜交情别,追随车马勤。
临朝思共理,治郡复斯文。
讼息常休吏,民贫更劝分。
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崔伯易的赞赏和鼓励。首句“老惜交情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即使年事已高,也格外珍惜与朋友的告别时刻。接下来,“追随车马勤”描绘了崔伯易积极投入政务,忙碌而勤勉的形象。
“临朝思共理”表达了诗人希望崔伯易在朝廷上能共同治理国家,显示出对他的期待和信任。而“治郡复斯文”则赞美他在地方治理中注重文化教育,延续了儒家的教化传统。诗人进一步指出,“讼息常休吏”,表明崔伯易善于处理纠纷,使得官府事务得以顺利进行。
最后两句“民贫更劝分”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崔伯易在百姓贫困时仍能倡导公平分配,体现出他的仁政理念。“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以西湖的广阔和月色的皎洁,象征崔伯易的高尚品格,将他比作古代贤臣汉代的封君,是对他的极高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崔伯易的品行和政绩,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的敬佩,同时也寄寓了深厚的友谊之情。
人为天地最灵物,野卉无情犹若此。
石间薜荔水昌阳,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号长久,未见悬空解葩蕊。
柯叶不改耐岁寒,土著青松那可拟。
不须丹砂访葛洪,毋用仙方传李耳。
未知此种谁为传,乌有先生子虚子。
翰林文章伯,好古名一世。
家无金璧储,所宝书与器。
北堂冬日明,有朋联骑至。
新樽布几案,二鼎屹先置。
大鼎葛所铭,小鼎泽而粹。
坐恐至神物,光怪发非次。
群贤刻金石,墨本来四裔。
纷穰罢卷轴,指擿辨分隶。
其中石赞藏,家法非一二。
精庄与飘逸,两自有馀意。
兴来辄长歌,欢至遂沉醉。
颜饥足箪瓢,韩饮尚文字。
乃知内可乐,不必钟鼓贵。
温温江冯翊,兹理久所诣。
赋诗多雅言,嗜酒见淳气。
岁晏不在席,使我长叹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