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林通判德溥·其一》
《挽林通判德溥·其一》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岂为长者畏时名,梁楚何从得此声。

只隔螺江衣带水,自应别驾旧廉平。

(0)
翻译
哪里是因为害怕世俗名声而屈服于年长者的威望呢?
在梁楚之地,又怎么会传出这样的赞誉之声。
注释
岂:难道。
畏:畏惧。
时名:当时的名声。
梁楚: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何从:从哪里。
得:获得。
衣带水:形容距离很近,像衣带那样窄的水面。
自应:自然应当。
别驾:官职名,古代州郡长官的副手。
旧廉平:过去的廉洁公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挽诗,题目为《挽林通判德溥(其一)》。诗中表达的是对逝去的林通判——林德溥的敬意和怀念。首句“岂为长者畏时名”暗示了林德溥并非因畏惧当时的名声而行事,他有独立的人格和原则;“梁楚何从得此声”则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在梁楚之地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只隔螺江衣带水”描绘了两人地理位置虽近,但已阴阳两隔,用衣带水的比喻表达了哀思与遗憾;“自应别驾旧廉平”再次强调了林德溥廉洁公正的品性,如同古代官职“别驾”的形象,让人怀念他的清廉和公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赞扬了林德溥的品格和人生态度,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题王氏三芗图

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树。

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

三香各根柢,气色偶一类。

凄凉冰雪魂,夐绝霜月趣。

人惟知其然,遂有兄弟喻。

花岂识友于,人自生好恶。

吾闻登徒子,好色耽伛偻。

又闻海上翁,逐臭慕腥腐。

世人溺嗜好,颠倒死不悟。

君今眷兹香,志意实清苦。

流芳当无穷,万古复万古。

(0)

秋兴三首·其三

封豕长蛇夜透关,满城兵火照湖山。

生灵化作玄黄血,群盗争探赤白丸。

整整堂堂离复合,累累若若去无还。

捐躯锋镝樊参政,千载英风史册间。

(0)

寄括苍刘学录

我昔天台碧海东,识君豪气似元龙。

醉扶太乙青藜杖,啸倚皇华帢帻峰。

桂树小山怀旧隐,桃花流水记遗踪。

思君不见空回首,知在苍云第几重。

(0)

借漫兴一十五首·其十三

百亩新承溪上堰,年荒幸免为饥啼。

举家从此无忧色,却笑涪翁悯跛奚。

(0)

再次韵答海翁上人·其一

为爱石梁担负山,照心亭上久凭阑。

松篁不动云飞尽,清磬一声山月寒。

(0)

次韵周山长见寄

久客松州生有涯,青山无价尽堪赊。

苦吟只为酬诗债,薄俸多应付酒家。

十载风尘双短屐,半生江海一浮槎。

如今老去宜谋隐,静阅丹书忆少霞。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