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十一首·其二》
《竹十一首·其二》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0)
翻译
万千枝头的朝露仿效潇湘的景象,远处孤亭映衬着白石透出清凉。
谁说乖巧的龙无法得到雨水,春天的雷声深入地下,如同马鞭狂舞。
注释
万枝:形容众多。
朝露:早晨的露水。
潇湘:古代泛指长江中游的湘江流域,这里象征着广阔或深远的意境。
杳霭:形容云雾迷茫。
孤亭:孤独的亭子。
白石:白色的石头,可能指的是亭子的装饰或周围环境。
乖龙:比喻温顺、听话的龙。
不得雨:不能带来雨水。
春雷:春天的雷声。
入地:深入地下。
马鞭狂:形容雷声像马鞭挥动一样激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借景抒发了对时世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开篇“万枝朝露学潇湘”中,“万枝朝露”形象地表达了早晨露珠覆盖在竹叶上的繁多,而“学潇湘”则暗示诗人自己的处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似乎在学习大自然的清新脱俗。

接着“杳霭孤亭白石凉”描绘了一种幽静而清凉的意境。“杳霭”指的是微小的云雾,而“孤亭白石凉”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这里的“凉”不仅是温度上的冷清,更有心灵上的宁静。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平和,他通过“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来表达内心的不甘与抗争。这里的“乖龙”指的是无法飞升的龙,而“春雷入地马鞭狂”则形象地表现了即将爆发的力量和欲望。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虽然外在环境宁静,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不满与渴望,希望能够冲破束缚,展现真实自我。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和宫人望幸四首·其三

望断红云笑语赊,殿头催唤七香车。

圣情不管韶光换,促制新年綵胜花。

(0)

寿厚斋先生二首·其一

五岭勋名二相前,百官仪羽一身全。

昌期将启元丰运,间气先钟丙午年。

化洽金瓯分画壤,心如宝带合通天。

寻常何必求瑶海,长傍炉烟即列仙。

(0)

又叠前韵答黄伯固大理

碧落苍虬困未登,时来神物自超升。

参天鳞甲光芒见,傍日风云庆幸曾。

四面玲珑山叠叠,万家环绕树层层。

人间俯仰便陈迹,怀古高歌到处应。

(0)

自和州渡采石

轻舆冲雪渡和州,州外长江日夜流。

旋荡野航登采石,更凭明月问丹邱。

调仙风远荒祠在,楚项歌微霸业休。

两岸悠悠千古事,数行烟树鸟声幽。

(0)

赣州节推邓诚之余同年也不相见者十年矣诚之过金陵会予于贡院因写在京时留别诸诗次韵答之并以赠行

十年太学旧同袍,玉石磨磋梦亦劳。

白下偶逢今日雨,樽前留别古风骚。

澄清已彻江湖底,壁立何辞泰华高。

从此赣州多泽润,不教尘土溷波涛。

(0)

再次前韵

平生落魄溷区寰,何限幽怀扼腕间。

动地潜蛟吹浪起,搏云倦鸟傍林还。

日酣糟粕性成癖,心远尘嚣梦较闲。

踏破麻鞋成底事,不如归去伴青山。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