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形骸足自支,唯忧多病酿成衰。
诗书犹作发丘将,稽首竺乾真我师。
未老形骸足自支,唯忧多病酿成衰。
诗书犹作发丘将,稽首竺乾真我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流谦的《偶成》(其六),通过对生命衰老和疾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渴望与决心。
“未老形骸足自支”,此句描绘出诗人虽然身体尚未完全衰弱,但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生怕自己不能支撑到最后。这里的“形骸”指的是身体的枯槁状态,“自支”则表明尽管如此,诗人仍旧在努力维持。
“唯忧多病酿成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担忧,是因为疾病缠身而加速了衰老。这里的“酿成衰”意味着疾病像酒一样慢慢地酝酿出衰老来。
“诗书犹作发丘将”,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理上的困境,依然不放弃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决心。“诗书”指的是诗词和儒家经典,“犹作”意味着仍旧在做,“发丘将”则是形容学问渊博如同山丘一样高深。
“稽首竺乾真我师”,这里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学习的态度。“竺乾”指的是古代圣贤或学者,如孔子、老子等,而“真我师”则表明诗人将这些前人的智慧视为自己的老师,愿意向他们学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衰老和疾病的反思,强调了生命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知识与智慧。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长川波潋滟。
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
驱驱携书剑。
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
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