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能卷怀,贤者亦避地。
何为是栖栖,徒令笑予知。
顾念父母邦,当兹危难际。
斯人皆吾与,抚心疚匡济。
慈闱尚流离,游子遑自计。
我行岂得已,到此且少憩。
乃知林泉福,亦有幸而致。
君子能卷怀,贤者亦避地。
何为是栖栖,徒令笑予知。
顾念父母邦,当兹危难际。
斯人皆吾与,抚心疚匡济。
慈闱尚流离,游子遑自计。
我行岂得已,到此且少憩。
乃知林泉福,亦有幸而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罗文毅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通过“君子能卷怀,贤者亦避地”两句,赞扬了罗文毅公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明智选择。接着,“何为是栖栖,徒令笑予知”两句,似乎是在感叹自己未能像罗文毅公那样从容应对困境,流露出一种自责和羡慕之情。
“顾念父母邦,当兹危难际”表现了罗文毅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斯人皆吾与,抚心疚匡济”则表达了诗人对罗文毅公的敬仰,认为他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并深感自己无力帮助他解决国家的困境,内心充满愧疚。
“慈闱尚流离,游子遑自计”两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罗文毅公的母亲流离失所,作为游子的他无法顾及个人安危,只能关注母亲的安全,展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我行岂得已,到此且少憩”表明诗人虽然不能像罗文毅公那样直接参与国家大事,但来到这里暂时休息,也是为了积蓄力量,准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最后,“乃知林泉福,亦有幸而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认为即使在动荡的年代,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暗示了即便在艰难时刻,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文毅公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他的崇高品德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翠羽低飞帘半揭。
宝簟牙床凉似雪。
窗虚云母澹无风,隔墙花动黄昏月。
玉钗鸾坠发。
盈盈白露侵罗袜。
记逢迎,鸿惊燕婉,灯影弄明灭。
蜀雨巫云愁断绝。
罗带同心留绾结。
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
染衣香未歇。
夜阑天净魂飞越。
正锁凝,一庭秋意,烟水浸空阔。
卷珠帘、几番花信。
轻寒犹自成阵。
一年芳事如朝梦,容易绿深红褪。
寒食近。
惟自有、断肠垂柳禁春困。
琐窗深静。
悄叠损缕衣,凝尘暗掩,金斗熨清润。
章台恨。
准拟芳期未稳。
旧游细把重忖。
鉴鸾钗凤平分久,留取年时心印。
谁与问。
待试写花笺,密寄教郎认。
妒香怜粉。
欲写却还羞,轻颦浅叹,字字揽方寸。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
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
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
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
席藑夜礼东皇。
剪蕙叶为笺当绿章。
道杏晴三月,等莺啼晓,草烟万里,待鴂呜芳。
九十日春,三千丈发,如此愁来白更长。
江南岸,正柳边无路,沙雨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