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桥畔带垂杨,亭子孤坟送夕阳。
虎阜真娘此苏小,苏、杭真个美人乡。
西泠桥畔带垂杨,亭子孤坟送夕阳。
虎阜真娘此苏小,苏、杭真个美人乡。
这首诗描绘了西泠桥畔的凄美景象,通过对垂杨、孤坟和夕阳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真娘与苏小小联系到苏州、杭州这两个美人的故乡,不仅展现了对古代佳人的怀念,也暗含了对这两座城市独特魅力的赞美。
“西泠桥畔带垂杨”,开篇即以西泠桥为背景,垂杨轻拂,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垂杨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亭子孤坟送夕阳”,亭子与孤坟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夕阳的余晖洒在孤坟之上,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寂寥。这一句通过夕阳的渐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虎阜真娘此苏小,苏、杭真个美人乡。”最后两句,诗人将真娘与苏小小相提并论,将她们与苏州、杭州这两个美人的故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代佳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苏州和杭州作为美人乡的独特魅力。这里的“美人乡”不仅仅指的是美女聚集之地,更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
一村临水,乍迎风含笑、野桃春媚。
秾艳波光相映发,惆怅无情有思。
燕子不来,东风容易,目断芳尘委。
高鬟愁极,更烦筝响料理。
休说前度刘郎,重来不见,锁赤城霞气。
路转峰前征骑影,咫尺便迷千里。
芳草连云,岩花拂袖,驿馆空庭闭。
梦来无寐,廋词聊托麻纸。
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
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
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
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
三子追随,文笔峥嵘,相如上林。
正遥山雨过,岚光涌翠,平湖风起,天气行金。
老我何堪,颓然于上,得共停舟赏此音。
高歌罢,似千山月冷,万壑龙吟。玻瓈莫厌杯深。
尽尘土、机关苦用心。
对湖山如此,安能不醉,交亲知己,何处重寻。
慷慨中流,阑干拍遍,离合悲欢一古今。
明朝去,向滕王阁上,暮两孤斟。
玉斧云孙,自然有、仙风道骨。
眉宇带、九秋清气,半山晴月。
入手黄金还散尽,短蓑醉舞青冥窄。
向大梁、城里觅丹砂,聊为客。惊人字,蛟蛇活。
借造物,驱春色。问别来挥洒,几多珠璧。
合眼梦魂寻故里,摩挲明秀峰头碧。
看归来、都卷五湖光,杯中吸。
倦游老眼,放閒身、管领黄华三日。
客子秋高,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