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得自在,即此苦何穷。
愿取杨枝水,一洒朔庭空。
终不得自在,即此苦何穷。
愿取杨枝水,一洒朔庭空。
这首诗名为《题大士像》,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佛祖的深切向往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终不得自在,即此苦何穷。”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感叹于自己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这种无尽的束缚和苦难让他感到无比的困扰。这里的“自在”不仅指身体上的自由,更深层地触及了精神层面的解脱与超脱。
“愿取杨枝水,一洒朔庭空。”诗人在此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加持,如同用杨枝蘸取圣水洒向空旷的北方庭院,以此来清除一切烦恼与苦难。杨枝水在这里象征着佛法的力量,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带来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强烈追求,以及在现实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路历程。释函可以他的诗歌,展现了佛教思想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转徙庐陵邂逅间,青灯相照稔相看。
那知文社春随冷,未放交盟血便寒。
腰强岂犹便敛板,手閒何不试弹冠。
山岩倘久奇文塞,我办工夫续子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