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
晓云笼碧岫,残叶落疏林。
脱体全收放,当堂定浅深。
饶君亲荐得,未是我智音。
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
晓云笼碧岫,残叶落疏林。
脱体全收放,当堂定浅深。
饶君亲荐得,未是我智音。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闲所作的《偈二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的宁静画面,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出对智慧和理解的深刻思考。
首句“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豁达、开阔的境界,暗示着智慧的光芒穿透了历史的长河,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接下来,“晓云笼碧岫,残叶落疏林”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云雾缭绕、绿峰隐现,以及稀疏树林中落叶飘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脱体全收放,当堂定浅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智慧联系起来。这里“脱体”可能指超越个体的局限,“收放”、“浅深”则分别对应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理解的层次深浅。这两句强调的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洞察力的重要性。
最后,“饶君亲荐得,未是我智音”表达了对智慧追求的谦逊态度。意思是即使有人能亲自推荐或传授智慧,但这并非真正的智慧之音,真正的智慧需要自己去领悟和实践。这句诗体现了佛教中强调的自我觉悟和内在修行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智慧、理解和自我觉醒的哲思,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