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伫高峰万仞梯,翠屏环绕万山低。
龙拖云幄天连海,风起松涛月满溪。
蒲涧寻僧看卓锡,帘泉呼酒共燃藜。
江村正忆游仙客,欲访安期谁为携。
延伫高峰万仞梯,翠屏环绕万山低。
龙拖云幄天连海,风起松涛月满溪。
蒲涧寻僧看卓锡,帘泉呼酒共燃藜。
江村正忆游仙客,欲访安期谁为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与赞美。
首联“延伫高峰万仞梯,翠屏环绕万山低”,以“延伫”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高耸入云的山峰之巅,仿佛在攀登万仞之梯,四周被翠绿的山屏环绕,群山显得格外低矮,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氛围。
颔联“龙拖云幄天连海,风起松涛月满溪”,进一步展开画面。想象中,云层如同龙的帷幕,天空与大海相连,展现出辽阔无垠的景象。微风吹过,松林间传来阵阵涛声,月光洒满溪流,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颈联“蒲涧寻僧看卓锡,帘泉呼酒共燃藜”,转而描绘了诗人探访山中寺庙的情景。在蒲涧寻找僧人,共同欣赏卓锡(指僧人修行时所使用的水器)之美,品尝清泉酿制的美酒,点燃藜草以照明,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和谐。
尾联“江村正忆游仙客,欲访安期谁为携”,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江村,那里居住着像安期生一样的仙人,心中不禁生出想要再次拜访的愿望,但又感叹无人相携同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其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摘花不恤种花难,几日工夫一日残。
最是好花留不得,不如只种菜花看。
紫阳山下园五亩,一半教儿种菊花。
霜渐浓时花更好,六年何事未还家。
歙三万户多,黟户減半少。
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
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
歙民时有谣,夺堇茹我蓼。
黟产足筒布,粗绤自缠绕。
黟之酒良佳,樽中无清醥。
归来卧城东,赁阁临木杪。
唯有一卷梅,古色暗锦褾。
高官跃大马,鼓吹日扰扰。
廉吏无人知,酸吟夜连晓。
波浪冒原田,群鱼不自全。
返常真足怪,行险绝堪怜。
骤作乘时快,遄成失势颠。
儿童揄鳗鲜,争着柳枝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