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居还值旱怀旧游寄杨文仲二首·其一》
《云居还值旱怀旧游寄杨文仲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

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

笑问杨夫子,何时再得闲。

(0)
注释
扶湘竹杖:回忆中拄着湘竹制成的手杖。
赵州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赵县,这里指代旅途中的某个地方。
山好不容住:山中美景太吸引人,让人舍不得离开。
水流今载还:流水如时光倒流,把我带回原路。
天上下:从天空中落下。
镜中间: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杨夫子:对友人的尊称,可能指的是杨某人。
何时再得闲:询问何时能有空闲的时间。
翻译
回忆中扶着湘竹杖,一起走过赵州关。
山水美景令人留连,如今水流又带我返回。
我从天而降,仿佛出自明镜般的江面。
笑着询问杨夫子,何时才能再次悠闲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友情的思念之作。诗人以“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开篇,通过对过去携手同游的情景回忆,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扶湘竹杖”可能是指在湖南(古称为“湘”)旅行时用到的竹制行杖,而“共扣赵州关”则是在赵州共同经历过的一段往事,赵州关也许是一处风景或历史地标。

接下来的“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透露了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环境时,却不得不离去的情感。这里,“山好”与“水流”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无常之间的矛盾。

“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一句,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仿佛神仙降临的人间景象。诗人可能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或是对友人的赞美之词。

最后,“笑问杨夫子,何时再得闲”则是一种对友人的温馨提问和期盼,表达了希望能够重聚,与好友共享悠闲时光的愿望。这里的“杨夫子”应当是诗人朋友的尊称,而“何时再得闲”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怀,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阮
朝代:宋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猜你喜欢

山城月夜自和东行集句韵

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将军在戍楼。

千里无尘烽火寂,夜深犹起看旄头。

(0)

宿废普济寺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0)

过玄妙观

影摇红烛散庭辉,小殿香清午漏迟。

啼鸟数声风习习,碧桐阴下立多时。

(0)

过潘韫辉东园

为爱东园好,春来事事宜。

药名人不识,花信蝶先知。

晋帖临青李,商歌咏紫芝。

小车乘兴往,何必订幽期。

(0)

秋夜寓宿江寺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

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

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

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0)

朱泽民寒林平远图为徐用理作

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溪头流水急如泻,日夕喷瀑声潺湲。

我尝经行出林际,望断孤村日将暮。

野乌啼饥那忍闻,瘦马经寒缩行步。

悄无人迹途路赊,此时宁不思还家。

人生慎勿事行迈,披图尚尔添咨嗟。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