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
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
笑问杨夫子,何时再得闲。
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
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
笑问杨夫子,何时再得闲。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友情的思念之作。诗人以“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开篇,通过对过去携手同游的情景回忆,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扶湘竹杖”可能是指在湖南(古称为“湘”)旅行时用到的竹制行杖,而“共扣赵州关”则是在赵州共同经历过的一段往事,赵州关也许是一处风景或历史地标。
接下来的“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透露了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环境时,却不得不离去的情感。这里,“山好”与“水流”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无常之间的矛盾。
“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一句,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仿佛神仙降临的人间景象。诗人可能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或是对友人的赞美之词。
最后,“笑问杨夫子,何时再得闲”则是一种对友人的温馨提问和期盼,表达了希望能够重聚,与好友共享悠闲时光的愿望。这里的“杨夫子”应当是诗人朋友的尊称,而“何时再得闲”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怀,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景。
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溪头流水急如泻,日夕喷瀑声潺湲。
我尝经行出林际,望断孤村日将暮。
野乌啼饥那忍闻,瘦马经寒缩行步。
悄无人迹途路赊,此时宁不思还家。
人生慎勿事行迈,披图尚尔添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