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儿》
《小儿》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ér
sòng / shì

xiǎoérshíchóuzuòqiān

chēnxiǎoérlǎoquànérchī

érchījūngèngshènchóuwèi

háizuòkuìyánzhǎndāngqián

shèngliúlíngwèijiǔqián

注释
愁:忧愁、烦恼。
嗔:责怪、生气。
痴:天真、无知。
愧:惭愧、内疚。
刘伶妇:刘伶的妻子,典故中以好酒闻名。
区区:微不足道、小事。
翻译
小孩子不懂忧愁,起身拉扯我的衣服。
我想责怪小孩子,但老伴劝我说孩子天真无知。
孩子的天真比我还过分,不开心又为何要忧虑呢。
我坐下感到惭愧,因为刚才的话,于是洗净酒杯摆在眼前。
这远远超过刘伶的妻子只为酒钱而烦恼,我饮酒并非小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展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他们对父母的依赖与亲昵。紧接着“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一句,则展示了家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诗人在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时,用“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来表露对生活烦恼的无奈与豁达。这种豁达并非淡漠,而是通过深刻体验后所得出的生活智慧。

接下来的“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家中安静写作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自责之情。最后两句“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通过对比历史上知名的豪爽人物刘伶和自己的拘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和自我调侃。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家庭温暖、个性豁达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蔡尚书挽词二首·其二

廊庙平戎策,诗书谕善箴。

十年才一召,未昃忽先阴。

史局收遗稿,宫寮出赐金。

门生私恸处,即是万人心。

(0)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其一

寄迹小园中,自笑客异乡。

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

咀嚼唇齿赤,亦能醉我肠。

南人敬爱客,以此当茶汤。

慇勤谢其来,此意不可忘。

(0)

题永州思范堂

太守能延客,兹堂为我开。

清池照窗户,列嶂带楼台。

剔藓观题字,披榛欲访梅。

城根数株石,曾识范公来。

(0)

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

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

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

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0)

琅琊山中废寺

欲访山中寺,沿堤石甃长。

宝坊兵后废,御帖窖中藏。

故址生秋草,寒窗带夕阳。

孤僧出迎客,满口话凄凉。

(0)

送季明府赴太平倅·其四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

风寒当一面,江□□千艘。

此日要人物,九天宽顾忧。

诗书用处别,澼絖换封侯。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