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坑万树玉横斜,月洗烟笼领岁华。
棹过酒船无好句,至今犹自负梅花。
铜坑万树玉横斜,月洗烟笼领岁华。
棹过酒船无好句,至今犹自负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梅花图景。首句“铜坑万树玉横斜”,以“铜坑”点明地点,隐喻梅花生长环境的严酷与坚韧;“万树玉横斜”则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姿态,仿佛万树皆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玉衣,既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也暗示了诗人对梅花不畏艰难、独立寒霜的精神的赞美。
次句“月洗烟笼领岁华”,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月光如水般洗涤着笼罩在梅花周围的烟雾,不仅照亮了梅花,也象征着岁月的洗礼,让梅花更加璀璨夺目,引领着一年的美好时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光以清洗和引领的作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第三句“棹过酒船无好句”,转而表达诗人对自己未能即兴赋诗的遗憾。这里的“棹过酒船”可能是指诗人乘船经过时,酒船上的佳肴美酒并未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的细腻。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梅花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未能完全捕捉并表达这种感受的遗憾。
最后一句“至今犹自负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自许与自豪。即使在多年之后,诗人依然因为未能写出足以匹配梅花之美的诗句而感到自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自我要求的严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
吕翁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