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其二》
《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其二》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老去心何用,幽居似故林。

移花初得地,种柳已成阴。

减食喂饥犬,汲泉防渴禽。

除营闲事外,兀兀任浮沈。

(0)
翻译
年华老去后心灵有何用处,幽静居住仿佛回归旧时山林。
刚刚移栽的花朵开始扎根,种下的柳树已经绿荫成林。
减少食物喂养饥饿的狗,打水防范口渴的鸟儿。
除了日常琐事,我只专心于无所事事,任由生活起伏沉浮。
注释
老去:指年老。
心何用:心灵有何用处。
幽居:隐居或安静的生活。
故林:过去的树林,这里比喻旧环境。
移花:移植花卉。
初得地:刚开始在新环境中生长。
种柳:种植柳树。
已成阴:已经长出浓密的树荫。
减食:减少食物。
饥犬:饥饿的狗。
汲泉:打水。
渴禽:口渴的鸟。
除营:除去日常经营。
闲事:琐事。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浮沈:比喻生活的起落和沉浮。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李昉所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老去心何用”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衰老时的心态转变,表明在年迈之际,对于世事的追求已经大为减少。接着,“幽居似故林”则描绘出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景,通过“故林”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移花初得地,种柳已成阴”两句展示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移花”与“种柳”都是诗人对时间流转的一个写照,同时也是诗人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忘积极参与自然,创造生机。

“减食喂饥犬,汲泉防渴禽”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仁慈之心。在这里,“减食”与“喂犬”,“汲泉”与“防禽”的对应,既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也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

最后,“除营闲事外兀兀任浮沈”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这里,“兀兀”形容心境的平和与悠然,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年生活的描写和自然界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宁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大荼毒鼓,轰天震地。转脑回头,横死万里。

(0)

赠李隐士

白苧为衣草结庐,相逢犹问世何如。

每弹山水忘忧曲,懒上王侯自荐书。

白眼鸥边窥宇宙,清樽月下宴樵渔。

时情任似长亭柳,才向秋风日日疏。

(0)

宿高岸庵

溪房长对竹林清,日日思归计未成。

千里暮云愁作客,一灯寒雨话浮生。

白鸥沙上东西梦,黄叶阶前聚散情。

清晓又移烟艇去,峨嵋山下钓台平。

(0)

送无作上人之四明·其三

天地萧萧万木乾,独摇金锡下长安。

从来作客今如此,始欲留君亦自难。

帆带北风潮信急,雪迷南国雁声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谁共看。

(0)

送讷堂和尚住秀之天宁

苏州有,常州有。真个有,未尝有。

贱时倾国不可换,贵则陪钱挜一㪷。

伸一手,缩一手,日月奔忙,山河倒走。

济北瞎驴退三步,跛脚云门大张口。

阿呵呵,只今此话大行,何待三十年后。

(0)

花光十梅.五叶联芳

花开五叶自芬芳,欺麝欺兰别是香。

传得灵根元不朽,岂惟流落在花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