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萦若带,乱水织如烟。
晴雪千家碎,穷溪一树悬。
荒荒纷野艇,每每净原田。
不见巢林鸟,归飞何处边。
孤城萦若带,乱水织如烟。
晴雪千家碎,穷溪一树悬。
荒荒纷野艇,每每净原田。
不见巢林鸟,归飞何处边。
这首诗描绘了嵇山之巅所见的冬日景色,以孤城、乱水、晴雪、荒艇、原田等自然景象为载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联“孤城萦若带,乱水织如烟”,以“孤城”与“乱水”起笔,通过比喻手法,将孤城比作轻柔的丝带,乱水则如同缭绕的烟雾,形象地展现了山水交融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
颔联“晴雪千家碎,穷溪一树悬”,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雪景。千家的屋瓦上散落着破碎的雪花,而一条贫瘠的小溪边,仅有一棵树孤独地悬挂着,这种对比凸显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
颈联“荒荒纷野艇,每每净原田”,转而描写水上和田野的景象。荒凉的河面上漂浮着零星的船只,田野间则是一片洁净,没有生命的痕迹,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空旷与冷寂。
尾联“不见巢林鸟,归飞何处边”,以鸟儿的缺失作为收尾,暗示了这片土地的荒芜与无人问津,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与栖息地的思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成功营造了一种孤寂、荒凉而又不失静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情感。
吴宫美人青犊刀,自裁白苧制舞袍。
轻云冉冉白胜雪,《激楚》一曲回风高。
九雏凤钗篸紫玉,长裾窄腰莲步促。
翩翻素袖启朱樱,金笼鹦鹉飞来熟。
馆娃楼阁摇春晖,台城少年醉忘归。
璚窗绮户锁风色,桃树日长蝴蝶飞。
倾城独立世希有,罢吟《绿水》停《杨柳》。
急管繁弦莫苦催,真珠剩买乌程酒。
书剑忆游梁。当时事、底处不堪伤。
兰楫嫩漪,向吴南浦,杏花微雨,窥宋东墙凤。
城外燕随青步障,丝惹紫游缰。
曲水古今,禁烟前后,莫云楼阁,春草池塘。
回首断回肠,年芳但如雾,镜发成霜。
独有蚁尊陶写,蝶梦悠飏。
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鸿雁,烟月微茫。
不似海门潮信,能到浔阳。
昨梦骑白凤,身到玉皇家。
晴开阊阖荡荡,白昼舞天葩。
堂上圭陈璧委,堂下鹭班鹄侍,整整复斜斜。
一笑未曾有,两眼眩光华。朝来见,庭中树,玉槎牙。
马头怜我飞絮,行色渺天涯。
想见燕山高处,此际飘花如席,万帐拥毡车。
谁信百花上,江左有梅花。
归欤正宜早,动也贵研几。
夜深山月飞出,何地不扬辉。
休说采山钓水,正尔切风批月,底用朵吾颐。
万事一尊酒,身外复何为。笑年来,人与我,不相知。
投林已分垂翅,犹劝九天飞。
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
但恐子掀举,谁与话襟期。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
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
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
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
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傍观唯叹息。
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
水光镜净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
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途我犹客。
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乡心转剧。
《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