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琵江口》
《宿琵江口》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半叶萧萧夜雨侵,又将残梦寄浮沉。

更阑始觉原为客,岁去难酬未了心。

敝絮两重支暗漏,寒风十里到孤吟。

华亭渔父吾尤尚,芳迹何年得并寻。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琵江口夜宿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半叶萧萧夜雨侵”以秋叶飘零、夜雨绵绵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次句“又将残梦寄浮沉”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漂泊感,梦境破碎,现实中的他仿佛在波涛中浮沉不定。

“更阑始觉原为客”,随着夜深人静,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过客,而非主人,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岁去难酬未了心”则表达了时间流逝而未完成心愿的遗憾与无奈。

下半部分“敝絮两重支暗漏,寒风十里到孤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宿时的环境与心境。穿着破旧衣裳,听着滴答的漏声,感受着寒冷的风吹过十里之地,诗人独自吟唱,更加凸显了其孤独与悲凉。

最后,“华亭渔父吾尤尚,芳迹何年得并寻”以华亭渔父为榜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何时才能找到与理想生活相匹配的道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辕驹叹

万物有荣瘁,修途多险虞。

枥上曾称骏,辕下反为驹。

哀鸣望顾盼,主人恩不殊。

不覂骐骥驾,乃与驽蹇俱。

流沙千万里,秋风苜蓿枯。

梦想燕然山,追逐大将符。

皮相亦何凭,骨立亦何图。

傥再赐鞭策,犹堪任驰驱。

(0)

边词十二首·其十一

久隶行伍间,尚在偏裨下。

寒霜生铁衣,秋风劲弓弝。

执鞭乃吾分,窘辱何须讶。

卫青亦人奴,敢遽辞笞骂。

(0)

唐多令.用草窗韵

谢了木芙蓉。一年花事空。望家乡、心事归鸿。

越水胥江天咫尺,飞不过,数山峰。画烛影摇红。

乱蛩吟砌东。待消愁、酒浅愁浓。

病骨支床眠不得,听疏雨,打梧桐。

(0)

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其四翠微亭韩祈王

胆落彊金,黄天荡、楼船飞绕。

雨点样、打来征鼓,玉纤花貌。

名并千秋思报国,狱成三字悲同调。

几何时、绝口不言兵,无人晓。红粉瘦,青山老。

儿女话,英雄笑。看清凉居士,骑驴侧帽。

诗句翠微亭上梦,剑瘢春水湖边照。

把中原、事业负东风,闲凭吊。

(0)

金缕曲

屋外青山笑。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

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

又三径、楼缘客扫。

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

真朴性,古今少。一龛休说蜗庐小。

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

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

算何必、冷吟长啸。

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

浑不借,武陵棹。

(0)

减字木兰花.杨花

芳踪何处。撩乱随风还怯雨。轻拂雕鞍。

回首长亭带醉看。飘摇难住。落尽已知春色暮。

几度妆台。帘捲虾须逐燕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