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通。
画楼著燕朱帘捲,别有冥冥物外鸿。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通。
画楼著燕朱帘捲,别有冥冥物外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感慨。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开篇两句,诗人站在枯萎的树旁,再次审视那些刚刚萌芽的刺桐和远处似乎还留有残红的景象。这里的“枯树”与“刺桐”,既是春天复苏的迹象,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历史的长河与个人的身心状况。“多端世故”暗示着复杂的人间纷争和变迁,“干戈后”则是对过去战乱的回忆。而“大好春光”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春天光景的喜爱,但又不得不面对个人的衰老与疾病,这里的“老病中”透露出一份无奈和哀伤。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通。”这一段落引入了历史人物李广,其英勇形象与诗人当下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万户独难”表达了对于英雄末路的同情和悲凉,而“两生宁肯圣孙通”则是在询问,为什么那些圣贤之人也无法避免命运的不公。
最后,“画楼著燕朱帘捲,别有冥冥物外鸿。”诗人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画面。这里的“画楼”、“朱帘捲”都是对私人空间的刻画,而“别有冥冥物外鸿”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消息的期待和渴望,尽管现实中这些消息可能如同天边的鸿雁,一去不复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光、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哀愁。
生平慕奇性,梦寐太华山。
兹晨偶经过,驻马事跻攀。
一径崎斜入,群峰嵂萃环。
洞中新泉急,石上古苔斑。
行行桃林境,复过沙罗湾。
希夷有石室,蜕去永不还。
遥望莲花峰,岧峣彩云间。
白帝与玉女,窈绝非人寰。
鸟飞无倦翮,猿登有愧颜。
悬崖绝去日,穷探才所难。
拄杖下山麓,回首眺玄关。
多谢列仙人,相从未可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