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波光阔,霏微野望迷。
远看蓑笠钓,犹傍水云栖。
岛映银涛白,林欹玉树低。
岂无乘兴棹,一入剡山溪。
浩渺波光阔,霏微野望迷。
远看蓑笠钓,犹傍水云栖。
岛映银涛白,林欹玉树低。
岂无乘兴棹,一入剡山溪。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天暮雪图。诗人以“浩渺波光阔,霏微野望迷”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片广阔无垠、烟雾缭绕的江面之中,远处的景色在轻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接着,“远看蓑笠钓,犹傍水云栖”,描绘了渔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水边云间垂钓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渔人的悠闲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岛映银涛白,林欹玉树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洁白与静谧,岛屿在银白色的波涛中显得格外醒目,树木在雪的覆盖下显得低垂,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纯净的雪所包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岂无乘兴棹,一入剡山溪”,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乘舟游历山水之乐的向往,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天暮雪的壮美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