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数树松,扶疏空庭里。
微风从南来,清声四向起。
俗兮闻必愁,吾也闻则喜。
昂头离石枕,扶羸凭藤几。
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
何必钧天奏,岂羡霓裳妓。
万事更无求,深山此为美。
寂寥信为乐,轩冕诚堪耻。
谁谓茆山中,只悦陶公耳。
青青数树松,扶疏空庭里。
微风从南来,清声四向起。
俗兮闻必愁,吾也闻则喜。
昂头离石枕,扶羸凭藤几。
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
何必钧天奏,岂羡霓裳妓。
万事更无求,深山此为美。
寂寥信为乐,轩冕诚堪耻。
谁谓茆山中,只悦陶公耳。
这首诗名为《松风》,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青松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空庭中挺立,微风吹过时发出清脆声音的场景。松风的声音让诗人感到欣喜,他选择离开石枕,倚着藤几,静静地聆听和远望,这一过程持续了很久。诗人欣赏着松叶在轻烟中起舞,松影在寒水中摇曳,认为这样的自然之乐胜过人间的音乐和华丽的宫廷生活。
诗人表达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深山之中,无需追求世事,享受这份寂静与孤独的乐趣,比荣华富贵更为珍贵。他甚至自嘲,即使在茅山这样的简陋环境中,他也只像陶渊明那样,以宁静的心境为乐。整首诗通过松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人情所愿欲,莫若贵与富。
是皆有命焉,非力可成就。
予昔未有闻,无与发其覆。
趑趄强干禄,时命适大谬。
方行蛇当道,未至獒已嗾。
适燕乃南辕,之楚顾北首。
风波起平地,两耳厌嘲诟。
陇蜀万里余,数遍道傍堠。
六十归为郎,数月草章奏。
夫岂或使之,击去惟恐後。
嗟彼亦何心,喜愠出邂逅。
还山惟自讼,衡茅屏幽陃。
乘除得少健,上下历岩岫。
得饱岂复择,百口同饭糗。
寒龟久犹息,野鹤老益瘦。
又如已放马,宁当梦华厩。
造物念途穷,畀以樗栎寿。
虽无熊鸟术,坐空阴阳寇。
两眦若有光,夜视如正昼。
物生禀定数,此语闻自旧。
置冰鸟覆翼,弃野於菟谷。
偶然当後死,鬼录自遗漏。
山陂粟屡收,池水麻可沤。
邻父相欢娱,席地醉醇酎。
《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晁文元公》【宋·陆游】人情所愿欲,莫若贵与富。是皆有命焉,非力可成就。予昔未有闻,无与发其覆。趑趄强干禄,时命适大谬。方行蛇当道,未至獒已嗾。适燕乃南辕,之楚顾北首。风波起平地,两耳厌嘲诟。陇蜀万里余,数遍道傍堠。六十归为郎,数月草章奏。夫岂或使之,击去惟恐後。嗟彼亦何心,喜愠出邂逅。还山惟自讼,衡茅屏幽陃。乘除得少健,上下历岩岫。得饱岂复择,百口同饭糗。寒龟久犹息,野鹤老益瘦。又如已放马,宁当梦华厩。造物念途穷,畀以樗栎寿。虽无熊鸟术,坐空阴阳寇。两眦若有光,夜视如正昼。物生禀定数,此语闻自旧。置冰鸟覆翼,弃野於菟谷。偶然当後死,鬼录自遗漏。山陂粟屡收,池水麻可沤。邻父相欢娱,席地醉醇酎。
https://shici.929r.com/shici/n7DkwHh8I.html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