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游赏地,乔木空白云。
无复歌吹响,况乃麋鹿群。
梵刹拟化出,山河如绮分。
北望十二衢,佳气正絪缊。
贤者而后乐,固如孟轲云。
感此多远怀,因之濯尘纷。
闻君已先我,携手皆能文。
置酒临沧流,披窗溯南薰。
由来登此台,寂寞谁独闻。
慷慨作歌诗,怅然哀古人。
千载岂不辽,忽如波沄沄。
适意正在饮,无为惜酣醺。
梁王游赏地,乔木空白云。
无复歌吹响,况乃麋鹿群。
梵刹拟化出,山河如绮分。
北望十二衢,佳气正絪缊。
贤者而后乐,固如孟轲云。
感此多远怀,因之濯尘纷。
闻君已先我,携手皆能文。
置酒临沧流,披窗溯南薰。
由来登此台,寂寞谁独闻。
慷慨作歌诗,怅然哀古人。
千载岂不辽,忽如波沄沄。
适意正在饮,无为惜酣醺。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诗人刘攽在《吹台》中,以“梁王游赏地”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往昔繁华、今已荒凉的场景之中。乔木与白云交织,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接着感叹“无复歌吹响”,昔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麋鹿的自由徜徉,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进一步,诗人将视线转向“梵刹拟化出,山河如绮分”,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北望十二衢,佳气正絪缊,虽是繁华景象,却也暗示着某种虚幻与短暂。诗人在此引用孟子的话,“贤者而后乐”,强调了享受生活应当建立在道德与智慧的基础上,而非单纯的物质追求。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闻君已先我,携手皆能文”,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怀念与向往。在“置酒临沧流,披窗溯南薰”的场景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方式,通过饮酒赋诗,洗涤心灵的尘埃。然而,面对千载悠悠的历史,诗人不禁发出“慷慨作歌诗,怅然哀古人”的感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友情与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先生溪上种修竹,呼吸溪光餐竹绿。
自应不同此君医,冰雪之胸元不俗。
我欲相从竹溪中,已办青蓑黄篾篷。
卧听肃肃摇清风,一洗满怀尘土空。
祇愁一夕风雷起,变化飞龙葛陂水。
凌云去去固无心,莫忘溪头舞烟雨。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小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为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霜雪松不死。
有本性必生,亦时雨与之。
所遭有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可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