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翳长空,微雨饯残暑。
新凉入郊墟,中田熟禾黍。
秋虫自知时,入我床下语。
西风几何时,秋意遽如许。
晓色催鸣鸡,孤砧急寒杵。
游子未得归,留滞在江浦。
生理思田园,饥寒念儿女。
持此两鬓霜,世路复焉取。
起视夜何其,江月方欲吐。
便当随孤鸿,云霄肃双羽。
秋云翳长空,微雨饯残暑。
新凉入郊墟,中田熟禾黍。
秋虫自知时,入我床下语。
西风几何时,秋意遽如许。
晓色催鸣鸡,孤砧急寒杵。
游子未得归,留滞在江浦。
生理思田园,饥寒念儿女。
持此两鬓霜,世路复焉取。
起视夜何其,江月方欲吐。
便当随孤鸿,云霄肃双羽。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首句“秋云翳长空,微雨饯残暑”以秋云遮蔽天空,微雨送走余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新凉入郊墟,中田熟禾黍”描述了秋风吹过田野,带来阵阵凉意,庄稼成熟,一片丰收景象。
“秋虫自知时,入我床下语”则通过秋虫的叫声,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季节的变换感。“西风几何时,秋意遽如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秋天来得如此迅速的感受。
“晓色催鸣鸡,孤砧急寒杵”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鸡鸣声唤醒了新的一天,捣衣声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急促。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含着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游子未得归,留滞在江浦”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游子在外,未能归家。接下来,“生理思田园,饥寒念儿女”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家人生活的担忧。
“持此两鬓霜,世路复焉取”则是对岁月流逝、人生道路的感慨,游子在外,两鬓已白,却仍在艰难的世途中寻找出路。最后,“起视夜何其,江月方欲吐。便当随孤鸿,云霄肃双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像孤鸿一样,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找到自己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