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迥风连屋,庭喧雨到床。
寒声杂松竹,远势动潇湘。
幕燕翻应湿,林花落尽香。
问奇那有酒,春棹易相将。
江迥风连屋,庭喧雨到床。
寒声杂松竹,远势动潇湘。
幕燕翻应湿,林花落尽香。
问奇那有酒,春棹易相将。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旅馆中听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氛围与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联“江迥风连屋,庭喧雨到床”以“江”、“风”、“屋”、“庭”、“雨”、“床”等意象串联,生动地展现了雨夜的景象。江水与风相连,似乎整个世界都被雨声所笼罩,庭院中雨声嘈杂,仿佛直接敲打在床榻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寒声杂松竹,远势动潇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寒风吹过松竹,发出阵阵声响,与远处潇湘的波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凄清又壮阔的自然交响曲。这里运用了“寒声”、“松竹”、“远势”、“潇湘”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雨夜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颈联“幕燕翻应湿,林花落尽香”则通过燕子翻飞、林花凋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凄美。燕子在雨中翻飞,羽毛可能被雨水打湿,而林中的花朵虽然凋零,但其香气却依然弥漫,象征着生命虽短暂,但美好与坚韧的精神永存。
尾联“问奇那有酒,春棹易相将”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心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或许会感到孤独,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魅力。他或许在想,即便没有酒,春天的小船(棹)也容易带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之相伴,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苍苔玉艳委西施,玉胆冰姿尚伯夷。
春色一般清浊异,梅花亦自有安危。
汝叔做尽死模样,雪里出来无意况。
赖有当年花一篮,至今推与闲和尚。
风回玉宇拂窗栏,欲晚层城科峭寒。
含月有光吟不尽,著烟无迹画方难。
江春南国兼梅落,塞腊西山向竹残。
何处多情偏入赏,狂随舞袖绕杯盘。
使君仁智心,济以忠义胆。
婴儿手自抚,猛虎须可揽。
出牧为龚黄,廷议乃陵黯。
万钟何所加,甔石何所减。
用此始优游,当官免阿谄。
向时守高密,民安吏手敛。
乘闲为小台,节物得周览。
容膝常有馀,纵目皆不掩。
山川远布张,花卉近缀点。
筵宾殽核旅,燕居兵卫俨。
比之在陋巷,为乐亦何歉。
可笑夸者愚,中天犹惨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