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西风玉树摧,哲人云逝重堪哀。
空馀高义昭南海,无复斑衣戏老莱。
庭畔乔松犹自秀,堂前丛菊为谁开。
传家赖有贤郎在,藉藉芳名播内台。
一夜西风玉树摧,哲人云逝重堪哀。
空馀高义昭南海,无复斑衣戏老莱。
庭畔乔松犹自秀,堂前丛菊为谁开。
传家赖有贤郎在,藉藉芳名播内台。
此诗《挽强御史父》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表达了对已故强御史父亲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一夜西风玉树摧”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萧瑟、树木凋零的凄凉景象,暗喻强御史父亲的离世,引发读者对生命的脆弱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哲人云逝重堪哀”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强御史父亲作为智者离去的沉痛与哀伤。后两句“空馀高义昭南海,无复斑衣戏老莱”,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强御史父亲高尚的品德如同南海之光,照亮人心;另一方面,也暗示其离世后,家中再无如斑衣戏老莱般温馨和谐的场景,表达了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哀思。
“庭畔乔松犹自秀,堂前丛菊为谁开”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象征着强御史父亲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如同庭中挺拔的松树与堂前盛开的菊花,依然生机勃勃,永存人间。最后,“传家赖有贤郎在,藉藉芳名播内台”则表达了对强御史儿子的期许与赞扬,希望他能继承先父的美德,让家族荣耀得以延续,并且名声远播朝廷内外,成为后世楷模。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品德传承的重视。
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
应是仙家在深处,爱流花片引人来。
结得茆檐瞰碧溪,闲云之外不同栖。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
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
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